海芙蓉
《中华本草》:海芙蓉
拼音注音
Hǎi Fú Ró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海滨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triplex maximowicziana Makino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100cm。茎圆柱形。多分枝;下部枝近对生,被密粉。单叶互生;有短柄;叶片菱状卵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2-3cm,宽1-2cm,先端钝,并有短尖头,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并下延于叶柄,两面有粉,下面灰白色,边缘略为3浅裂。团伞花序腋生,并于枝顶集成小型穗状圆锥花序;雄花花被5深裂,雄蕊5;雌花的苞片果时菱状宽卵形,果苞片的边缘仅在基部合生,在果熟时木栓化膨胀,无附属物,边缘有三角形锯齿。胞果扁平或双凸镜形,果皮膜质,淡黄色,与种子贴伏。种子红褐色。花果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滩沙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。
性味
淡;性凉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。主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芙蓉
别名
石苁蓉
来源
蓝雪科海芙蓉Limonium arbusculum Makino,以根、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钓鱼岛。
性味
根:淡,温。
叶:咸,温。
花枝:甘、微咸,平。
功能主治
据文献报道,可治癌肿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鸭脚板草
- 隔山香
- 龙舌箭
- 苦壶卢
- 桃耳七
- 紫楠根
- 上天梯
- 蝤蛴
- 紫青藤
- 黑风散
- 丝带蕨
- 皂柳
- 无缝珠
- 龙牙楤木
- 周裂秋海棠
- 鲫鱼胆草
- 追风伞
- 短柄菝葜
- 小红蒜根
- 紫背菜
- 中华里白
- 柳白皮
- 铁篱笆
- 大叶香薷
- 菝葜
- 鹅血
- 牛扁
- 梧桐花
- 鹰骨
- 苦竹笋
- 瑞香根
- 鞭打绣球
- 赤楠
- 豆豉姜
- 龙胡子
- 玳瑁
- 石羊菜
- 见血飞
- 黑穗石蕊
- 紫堇
- 吴茱萸
- 鸡蛋七叶
- 蓖麻叶
- 黄海葵
- 土白蔹
- 竹(鼠留)肉
- 箬叶
- 狭绿叶线蕨
- 玉蜀黍根
- 阔叶石韦
- 香椿
- 黑草
- 柘树果实
- 昆明鸡血藤根
- 蚌泪
- 麦角
- 猬菊
- 竹叶子
- 八爪金龙
- 红子仔
- 异穗卷柏
- 马甲子根
- 雪梨膏
- 红毛蛇
- 紫玉盘
- 软丝藻
- 红筷子
- 土牛膝
- 滇獐牙菜
- 野桂花
- 三加花
- 扁豆
- 使君子叶
- 篦子舒筋草
- 美丽胡枝子花
- 薄雪火绒草
- 车桑仔叶
- 滇南千里光
- 黄梢蛇
- 大一箭球
- 芦荟花
- 猪大肠
- 人中白
- 醉针茅
- 马蓼
- 鸡掌七
- 乳花
- 烟油
- 通肠香
- 蟾蜍胆
- 鹿髓
- 红花鹅掌柴
- 鲚鱼
- 麋脂
- 卜芥
- 马牙贯众
- 山牡丹
- 蓖麻
- 钻天杨
- 安徽刺黄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