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直当药
《中华本草》:红直当药
拼音注音
Hónɡ Zhí Dānɡ Yào
别名
红点当药
出处
出自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红直獐牙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wertia erythrosticta Maxim.采收和储藏:8~9月采收全草,洗净,切段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茎常带紫色,近圆形,不分枝。叶对生;柄长2-11mm;叶片椭圆状长圆形,长5-11cm,宽1-3.5cm,先端钝,稀渐尖,基部渐狭连合而抱茎,上部叶无柄,较小;叶脉3-5条,两面均明显。圆锥状复聚伞花序,长5-45cm,具多花,花梗弯曲,长1-2cm,花下垂,直径1.2-2cm;花萼5深裂,裂片狭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具狭的膜质边缘;花冠黄绿色或绿色,5裂,具红褐色斑点,裂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先端钝,基部具1个褐色腺窝,圆形,边缘具柔毛状流苏;雄蕊5,着生于花冠近基部,花丝基部背面具流苏状柔毛;子房椭圆形,无柄,长5-7mm,花柱短而明显,柱头2裂。蒴果卵状椭圆形.长1-1.5cm。种子多数,黄褐色,长圆形,周围具宽翅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4300m的河滩、干草原、高山草甸及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陕西、青海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长35-60cm。茎不分枝,具4棱,无毛,节间不等长。叶对生或轮生,多皱缩,完整叶片展开后呈长椭圆形,先端钝尖,基部渐狭成柄,全缘,叶脉3-5出。[br]有时可见花序残留,腋生或顶生。花冠绿棕色,有黑褐色斑点。气微,味苦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呫吨酮类和呫吨酮甙类:1,8-二羟基-3,7-二甲氧基呫吨酮(1,8-dihydroxy-3,7-dimethoxyxanthone),1,5,8-三羟基-3-甲氧基呫吨酮(1,5,8-trihydroxy-3-methoxyxan-thone),1,3,8-三羟基-5-甲氧基呫吨酮(1,3,8-trihydroxy-5-methoxyxanthone),1,7,8-三羟基-3-甲氧基呫吨酮(1,7,8-trihy-droxy-3-methoxyxanthone),1,3,5,8-四羟基呫吨酮(1,3,5,8-te-trahydroxyxanthone),1,3,7,8-四羟基呫吨酮(1,3,7,8-tetrahy-droxyxanthone),8-O-β-D-吡喃葡萄糖基-1,5-二羟基-3-甲氧基呫吨酮(8-O-β-D-glucopyranosyl-1,5-dihydroxy-3-methoxyxanthone)及8-O-β-D-吡喃葡萄基-1,3,5-三羟基呫吨酮(8-O-β-D-glu-copyranosyl-1,3,5-trihydroxyxanthone)[1]。
性味
苦;性凉
归经
心;肺;肝;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湿退黄;杀虫。主风热咳喘;咽喉肿痛;黄疸;梅毒;疮痈肿毒;疥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~30g;或研末冲服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红直当药
拼音注音
Hónɡ Zhí Dānɡ Yào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龙胆科植物红直当药的全草。8~9月采集全草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5~70厘米。茎直立,无毛,不分枝,呈四棱形;节间不等长,淡紫红色。叶对生或轮生,长披针形,全缘,基部渐狭成鞘状抱茎。总状聚伞花序,腋生或顶生;花萼5片,浅绿色,斜长披针形,较花冠短一半;花冠绿色,具黑褐色小斑点,5深裂,裂片下方有一个边缘具长毛的腺窝;雄蕊5,褐色;柱头2裂。蒴果椭圆形,绿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山沟及林缘。分布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
性味
苦,凉。
归经
入心、肺、脾经。
功能主治
治肺炎、黄疸、梅毒、疮肿、咽肿,疥癣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黄疸肝炎:红直当药、苛草根、茴陈、华金腰子。煎服。
②治咽喉红肿疼痛:红直当药,开喉箭、马勃、石膏、黄芩。煎服。
③治梅毒:红直当药、银花、苦参、土胡连、猪胆汁。煎服。
④治疮肿:红直当药、垂头菊、蒲公英、牛耳大黄。捣敷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扇叶阴地蕨
- 柠条
- 柿饼
- 刺糖
- 山鸡蛋
- 山莓
- 山铁树叶
- 珍珠
- 藏绵芪
- 树萝卜
- 杉寄生叶
- 丁香露
- 东风草
- 锦香草叶
- 凤尾贯众
- 山矾
- 东风橘根
- 箭叶蓼
- 大花剪秋罗
- 大头茶
- 狗头芙蓉
- 云杉球果
- 火炭母草根
- 冬瓜藤
- 大果臭椿皮
- 大红毛叶
- 东廧子
- 敦盛草
- 凤尾猪鬃草
- 刺石榴
- 搜山黄
- 芥菜
- 天蓬草
- 大花活血丹
- 冬青子
- 四川山矾
- 大树跌打
- 蒺藜
- 刺蒺藜
- 树甘草
- 桑蠹虫
- 树葱
- 杉皮
- 苏木
- 叉歧繁缕
- 松花粉
- 黄杨
- 蓟罂粟
- 葫芦藓
- 桑叶汁
- 刺藦苓草
- 山陀螺
- 刺葡萄根
- 红花山牵牛
- 红背酸藤
- 丛毛榕
- 唢呐花
- 树头菜根
- 催产草
- 一把伞
- 蛤蟆草
- 浙桐皮
- 鲎胆
- 莙荙菜
- 虎图辣
- 山葛薯
- 山芙蓉
- 碱黄鹌菜
- 狐胆
- 山核桃仁
- 翠蓝草
- 少年红
- 山茶花
- 红花寄生
- 红莲子草
- 猪髓
- 红背桂
- 桑芽
- 云南五叶参
- 积雪草
- 刺老鸦
- 豪猪肚
- 獐牙菜
- 梓白皮
- 荚囊蕨
- 山藤藤秧
- 鹤虱
- 豪猪肉
- 火炮草果
- 红豆七
- 黄总花草
- 毛嘴签
- 山棘豆
- 鹄油
- 海韭菜
- 散尾葵
- 竹节海棠
- 红背马蓝
- 大阳关
- 催乳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