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黄菊
《中华本草》:山黄菊
拼音注音
Shān Huánɡ Jú
别名
旋伏花、金菊花
英文名
flower of Chinese Anisopappus
出处
始载于《广州植物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山黄菊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isopappus chinensis (L.) Hook.et Arn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山共菊 一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根粗壮,径5-12mm。茎直立,单生,稀簇生,有细条纹,密被锈色柔毛。中部茎叶卵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,长3-6cm,宽1-2cm,两面被柔毛,沿脉毛较密,基部截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钝锯齿,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,向上叶渐小。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排列成顶生伞房状;总花梗被锈色必柔毛;总苞半球形;总工包片3层,披针形或宽条形,外面密被伏柔毛;托片龙骨状,膜质,长5mm;雌花舌状,黄色,舌片倒长三角形,先端3齿裂;两性花筒状,先端5齿裂。瘦果圆柱形,疏被柔毛,雌花瘦果长2mm,两性花瘦果稍压扁,有4纵肋;冠毛污白色,膜片状,4-5个,先端有伸长1m的细荒。花、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40-2100m的干燥山坡、沙地、荒地、草地及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容易散碎,完整的头状花序呈半球形,直径0.8-1.5cm。总苞片由2-3列条状披针形的苞片组成,苞片外面密被茸毛。舌状花一列,黄色,长矩圆形,先端3-4齿裂,其管状花密集在凸起的花托上,长约4mm,冠毛4-6枚,荒刺状,每一管状花基部伴生一草质托片,约与管状花等长,宿存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;化痰。主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咽喉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花:味苦,性凉。有清热化痰、消炎的功能。用于感冒头痛、气管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黄菊
别名
金菊花、旱山菊、旋覆花[广西]
来源
菊科山黄菊Anisopappus chinensis (L.) Hook. et Arn.,以花入药。
生境分布
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化痰。主治感冒头痛,慢性气管炎。
用法用量
2~3钱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卷边桩菇
- 文蛤肉
- 黄花远志
- 鼠肝
- 箭杆七
- 仙掌子
- 腊梅
- 綟木
- 土蜂
- 小毛蓼
- 椴叶独活
- 大画眉草
- 山蚂蝗
- 水龙胆草根
- 圆瓣冷水花
- 海浮石
- 狼尾草
- 天文草
- 铁筷子
- 光板猫叶草
- 荷花
- 羖羊角
- 山核桃皮
- 仙环小皮伞
- 土百部
- 藜茎
- 炉甘果
- 狗舌草
- 葛藟果实
- 石蟹
- 合血香
- 水黾
- 九管血
- 松油
- 蓝萼香茶菜
- 莲生桂子草根
- 滇崖爬藤
- 菟丝
- 杜鹃花根
- 观音竹
- 夜明砂
- 柠条子
- 迎春花根
- 桑螵蛸
- 葛枣
- 母丁香
- 蕙实
- 化香树果
- 猪仔笠
- 兔耳风
- 灯笼花
- 马瓞儿
- 四棱通
- 茯神木
- 山油麻
- 松叶
- 密马
- 雷五加
- 蓝花扁竹
- 地梗鼠尾
- 桑枝
- 三裂叶犁头尖
- 尾叶越橘
- 山蓼
- 假香附
- 墨旱莲
- 结血蒿
- 金腰燕
- 野鸦椿根
- 土箭芪
- 和他草
- 青羊肝
- 七星草
- 秋石
- 火炭母
- 星色草
- 小赤麻根
- 大花卫矛
- 白马阴茎
- 花蚊虫
- 白草莓
- 落新妇根
- 一箭球
- 鸡嗉
- 刺三甲
- 霸王七
- 酸藤果
- 桃根
- 多穗石柯根
- 散血飞
- 猪胰
- 金腰
- 鲫鱼藤
- 丁香根
- 鲟鱼
- 鱼脑石
- 蒌蒿
- 白鹤菌
- 四照花皮
- 锈毛络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