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决明
《中华本草》:海决明
拼音注音
Hǎi Jué Mínɡ
别名
马蹄子
英文名
Black Fovea Snail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蹄螺科动物黑凹螺及锈凹螺的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hlorostoma nigerrinma(Gmelin)2.Chlorostoma rustica(Gmelin)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捕,捕得后,去肉,取壳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1.黑凹螺,贝壳呈塔形。质厚宽实,一般壳高24-30mm,宽与高近等。螺层6层,壳顶3层很小,以下3层宽度骤增。壳面一般较平直,体螺层显着膨胀。壳表灰黑色或棕黑色,生长线细波状与细密的放射肋相互交错,具纵走的灰黑色条纹和引伸的肋痕。壳基部较平整。壳口内面银白色,有珍珠光泽及数条环行的细褐襞。内唇斜,中部延伸成白色遮缘,基部具钝齿1-2枚。脐孔深,部分被遮掩,变小,周缘灰白色。厣懈质,圆形,褐色,多旋,核在中央。2.锈凹螺,贝壳圆锥形,质坚厚,一般壳高23-26mm,宽与高近等。缝合线显着。壳面稍突出,每层的宽度逐渐增加。壳表黄褐色或黑褐色,常具铁锈色斑纹。自壳顶向下的各层都具很显着的斜行肋线,尤以在体螺层最为显着,生长线细密,并与棕色的斜行放射肋成十字形交叉。壳内面灰白色,具珍珠样光泽。壳口斜,呈马蹄形。外唇薄,有一褐色与黄色相间的镶边;内唇厚,向脐孔伸出一白色遮缘,脐孔大而深,周围有白色环。下方壳口具1-2枚白色小齿。厣角质,薄而圆,棕红色;边缘银白色,核在中央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活于中低潮区岩石间。2.生活于潮间带下区一对潮下带约20m深的岩礁上或海藻丛中。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2.我国沿海分布很广。为经济藻类养殖业的敌害。
形状
性状鉴别(1)黑凹螺,呈圆锥形,螺层6,壳顶3层很小,下面 3层增大,壳基层最大,较平整。表面灰黑色,有经从向的灰黑色花纹和自壳面绅伸而出的肋痕。壳口斜形,内面有珍珠样光泽和环形细纹数条。壳坚厚。气微,味微咸。[br](2)锈凹螺,螺壳呈圆锥形,螺层约5层。壳顶尖,有的已折断。表面黄褐色,密布铁锈斑纹,各层均有细弱的螺旋肋和生长纹,并可见不太整齐的纵向隆起。壳口斜,马蹄形,内面灰白色,有珍珠样光泽。气微,味微咸。
化学成分
贝壳含碳酸钙(CaCO3),还含精氨酸(arginine),天门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、甘氨酸(glycine)、丙氨酸(alanine)等14种氨基酸。
性味
味咸;性寒
功能主治
平肝潜阳。主高血压病;头晕头痛;慢性肝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平肝潜阳、益肝补肾。治高血压、慢性肝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地榆
- 旱荷叶
- 红五加
- 槲实仁
- 红叶木姜子根
- 红梗草根
- 桦菌芝
- 核桃楸皮
- 海莲叶
- 红白二丸果
- 画眉草
- 海芙蓉
- 红天葵
- 瓠子
- 红椽木子
- 红活麻
- 海仙花
- 槐角
- 海莲果
- 红孩儿
- 桦叶荚蒾
- 禾叶墨斛
- 红刺藤
- 海柏
- 河乌
- 红牛尾七
- 红紫珠
- 海木
- 河豚鱼肝油
- 海菜
- 红果参
- 海星
- 海南蒟
- 红毛野海棠
- 槐胶
- 红叶树子
- 红升麻根
- 红头草
- 红木子
- 红寒药
- 红田乌草
- 红升丹
- 桦叶葡萄根皮
- 槐根
- 红管药
- 旱水仙根
- 海红豆
- 海蕴
- 禾秆蹄盖蕨
- 红景天
- 旱芹
- 核桃青龙皮
- 红毛走马胎
- 红榔木
- 海尼豆瓣绿
- 槐叶苹
- 红椿
- 红果冬青根
- 换锦花
- 红三七
- 海仙人掌
- 红吹风
- 红根草
- 红筷子
- 红丹参
- 海月
- 耐冬果
- 紫青藤
- 牛奶浆根
- 细叶小羽藓
- 散血莲
- 芸薹子
- 齿叶草
- 小鸦葱
- 乌梅
- 老白花树皮
- 北豆根
- 布狗尾
- 巴掌草
- 巴豆壳
- 巴豆
- 八角香
- 扁轴木
- 罗布麻叶
- 老鸦柿
- 八角枫花
- 绿豆芽
- 荔枝
- 罗锅底
- 扁秆藨草
- 崩疮药
- 老鹳草
- 老虎俐
- 甘菊花露
- 罗望子
- 半边旗
- 老鸦胆叶
- 扁豆根
- 老鼠耳
- 罗伞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