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回蒜果
《中华本草》:回回蒜果
拼音注音
Huí Huí Suàn Guǒ
别名
水杨梅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回回蒜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摘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茴茴蒜,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高20-70cm。须根多数,簇生。茎直立,多分枝,中空,密生开展的淡黄色糙毛。基生叶与下部叶有长达12cm的叶柄;为三出复叶3深裂,裂片狭长,上部有少数不规则锯齿,具长柄;侧生小叶不等2-3裂,具短柄;茎上部叶较小和叶柄较短;小叶两面及叶柄均有糙毛。花序有较多疏生的花;花两性,单生,直径6-12mm;花梗有糙毛;萼片5,狭卵形,长3-5mm,外面被柔毛;花瓣5,宽卵圆形,长达7mm,黄色,基部有短爪,蜜槽有卵形小鳞片;雄蕊多数,花药长约1mm;花托在果期伸长,圆柱形,长达1cm,有白短毛;心皮多数,无毛。瘦果扁平,长3-3.5mm,无毛,边缘有宽约0.2mm的棱,喙极短,呈点状,长0.1-0.2mm。花、果期5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2500m的平原与丘陵、溪边及田旁水湿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中南、西南、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。
性味
味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明目;截疟。主夜盲;疟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瓜根
- 黄花母根
- 黄瘤孢
- 合萌叶
- 化金丹
- 化血胆
- 合血香
- 黄花稔
- 鹤骨
- 黄瓜
- 诃子叶
- 山芙蓉
- 铃茵陈
- 鹄绒毛
- 孩儿茶
- 蛤仔壳
- 华风车子根
- 壶卢秧
- 黄花堇菜
- 黄花苜蓿
- 褐盖肉齿菌
- 诃子
- 鹤肉
- 鹤脑
- 华无柱兰
- 黄泡子
- 黄花倒水莲
- 黄茄花根
- 蚶
- 辉葱
- 杧果钉
- 鬼灯笼根
- 鲎肉
- 华南毛蕨
- 合子草
- 华南紫萁
- 合欢皮
- 壶卢
- 黄练芽
- 黄花蒿子
- 还魂草
- 华山矾果
- 华风车子叶
- 黄花鸢尾
- 黄桷叶
- 华鹅耳枥
- 黄花地桃花
- 鲤鱼脂
- 蛤蒌
- 华东瓶蕨
- 华风车子
- 厚朴花
- 厚皮香花
- 和他草
- 黄秋葵根
- 豪猪毛刺
- 赤茯苓
- 黄屈花
- 黄缨菊
- 黄三七
- 化橘红
- 华南皂荚
- 华山矾根
- 黄荆子
- 还阳参
- 白子菜
- 箭刀草
- 鹤草芽
- 黄堇
- 华卫矛
- 华泽兰
- 黄瓜仁草
- 合萌根
- 黄花菜子
- 黄茅
- 黄蓬花
- 还阳草
- 厚皮树皮
- 和血丹
- 黄牛毛藓
- 黄瓜霜
- 黄皮果核
- 喉痧药
- 孩儿草
- 黄藤
- 山大颜
- 黄心果
- 黄杨叶
- 黄秋葵叶
- 黄筒花
- 护心草
- 黄花獐牙菜
- 黄花紫堇
- 黄杨木叶
- 黄羊油
- 黄花地锦苗
- 黄花绿绒蒿
- 蝴蝶暗消
- 庵闾
- 壶卢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