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枸花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杨枸花
拼音注音
Yánɡ Jǔ Huā
别名
毛白杨
来源
杨柳科杨枸花Populus tomentosa Carr.,以根、皮、花入药。
生境分布
辽宁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。
性味
苦、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。
主治赤白痢疾,日久不止,淋浊白带,急性肝炎,支气管炎,肺炎。用量3~5钱。
驱蛔:杨根皮1~2两,捣烂敷脐部。
备注
在骨科治疗中,用毛白杨树叶煮水洗、敷(制成药膏),配合正骨治疗,对控制陈旧性软组织感染及化脓性骨髓炎,疗效较好。
毛白杨药膏制法:取20~40张树叶,新疆,水煮成糊状,加凡士林和防腐剂调成软膏,供外敷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冬瓜
- 地牯牛
- 楮实子
- 金发草
- 莴苣
- 藕粉
- 雁来红
- 白脂麻
- 铃兰
- 止泻木皮
- 野豌豆
- 香橼
- 香加皮
- 雄鸡口涎
- 香蕉
- 香鼬
- 霞天曲
- 雪莲花
- 香秋海棠
- 香排草
- 香蒲
- 蜥蜴
- 红酸杆
- 香油罐
- 香花刺
- 香雪兰
- 香橼叶
- 香根芹根
- 香菇
- 雪里见
- 香蕉弄蝶
- 香堇菜
- 雪山甘草
- 香草仔
- 鳕鱼骨
- 香苏草
- 香豆蔻
- 雪梨膏
- 香胶木
- 雪猪骨
- 香槁树
- 香茶菜
- 香菊
- 野豇豆
- 中华莛子藨
- 鸮
- 锡矿
- 香茶菜根
- 鲜黄连
- 雄黄豆
- 清香桂
- 香叶天竹葵
- 香石藤叶
- 香艾
- 香樟叶
- 香水月季
- 香蕈
- 香根芹
- 香槐
- 香阿魏
- 香皮树
- 高良姜
- 雪里开
- 香椿
- 香圆子
- 香港四照花
- 杜衡
- 苜蓿根
- 雄黄
- 香水塔花
- 香血藤
- 霞天膏
- 须叶藤
- 雪上一枝蒿
- 香柏
- 鳕鱼鳔
- 雄黄兰
- 华南胡椒
- 香桂皮
- 香石藤
- 香草兰
- 香叶树
- 雪药
- 香橼露
- 雪参
- 雪兔
- 朱砂
- 香樟
- 雪胆
- 香樟果
- 雪上一支蒿
- 香叶根
- 梧桐子
- 灵砂
- 鰕虎鱼
- 雪下红
- 辣椒头
- 镰萼虾脊兰
- 雷公七
- 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