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果珍珠茅
《中华本草》:毛果珍珠茅
拼音注音
Máo Guǒ Zhēn Zhū Máo
别名
三面锋、可角草、割鸡刀、三稔草
英文名
all-grass of Hairyfruit Razorsedge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Ⅱ卷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毛果珍珠茅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leria levis Retz.[ S.hebecarpa Nees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除净泥土及茎叶,晒干。
原形态
毛果珍珠茅,多年生草本,高70-120cm。匍匐根茎较粗,木质,外被紫黑色鳞片。秆疏生或散生,粗壮,三棱形,直径3-5mm,被微柔毛。叶线形,宽7-10mm,秆中部的鞘绿色,有宽1-3mm,被微柔毛。叶线形,宽7-10mm,秆中部的鞘绿色,有宽1-3mm的翅。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,长约30cm;花序轴略有微柔毛;苞片叶状,与花序近等长;小苞片刚毛状;小穗单性,单生,长约3mm,雄小穗长圆状卵形,先端斜截;雌小穗位于分枝基部,狭卵状披针形;鳞片长圆状卵形、阔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3mm,有锈色短条纹,边缘有缘毛,先端有芒或短尖;雄蕊3,花药线形,药隔突出部分为花药长的1/3-1/2;柱头3。小坚果近球形,先端微有短尖,直径约2nm,白色,表面有不明显的横波纹,其上略有小硬毛;下位盘略狭于小坚果,淡黄色,3深裂,裂片近披针形,顶端钝尖。花、果期7-12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,喜温暖气候和阴湿环境,不耐寒。宜选土层深厚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。[br]栽培技术,用分株繁殖法。冬末、初春,将植株掘起,分成数蔸,按行距株距60cm×50cm开穴,穴深10-15cm,每穴栽1蔸,栽剪去茎叶,盖土,压紧,浇水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、沟旁、山地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各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平
归经
胃经
功能主治
解毒消肿;消食和胃。主毒蛇咬伤;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味辛、苦,性平。有消肿去毒的功效。用于毒蛇咬伤和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避债蛾
- 薄叶黄芩
- 罗伞树
- 短瓣花
- 多齿蹄盖蕨
- 白脂麻
- 碧桃干
- 大花卫矛果
- 丝瓜根
- 芙蓉根
- 灰菜
- 红毛毡
- 土瓜狼毒
- 大叶金花草
- 铁苋
- 昆明水金凤
- 代代花枳壳
- 风湿木
- 螺厣草
- 临时救
- 凤仙花
- 牛肝
- 乌鸡骟
- 玳玳花
- 黄葵
- 待宵草
- 葛叶
- 肥猪草
- 藤子甘草
- 苦地胆
- 大果榆
- 顺江木
- 望江南
- 大二郎箭
- 斩龙剑
- 腊雪
- 过墙风
- 番石榴子
- 海莲果
- 甲香
- 老牛揣
- 黑风散
- 秋海棠果
- 西番莲
- 庵 (艹闾)
- 老鼠吹箫
- 红菠菜
- 薄荷素油
- 春不见
- 苏土藁本
- 过山消根
- 牛毛毡
- 络石藤
- 紫茎
- 芦荟花
- 猪胆
- 尖山橙
- 草蜘蛛
- 象皮
- 甜根子草
- 柔软石韦
- 醋柳果
- 列当
- 古钩藤
- 鸊鷉
- 玳瑁
- 华东木蓝
- 光裸星虫
- 黄葛树
- 赛繁缕
- 棕榈
- 小龙胆草
- 水葫芦七
- 山羊油
- 花生油
- 山海棠
- 楝花
- 树乌蝇羽
- 西桦
- 大横纹
- 木防己花
- 大毛桐子根
- 海桐树
- 水龙骨
- 松叶防风叶
- 松叶防风花
- 秋海棠根
- 水栀根
- 血水草根
- 松根
- 水田七叶
- 藤乌头
- 细叶铁线莲
- 红花子
- 菘菜
- 七叶一枝花
- 松橄榄
- 水葫芦
- 松鼠
- 花叶冷水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