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扭藓
《中华本草》:毛扭藓
拼音注音
Máo Niǔ Xiǎn
别名
树毛衣
英文名
filamentous moss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erobryidium filamentosum (Hook.)Fleisc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物体较粗壮,绿色或黄褐色,略具光泽。茎枝悬垂,长可达20cm,呈稀疏不规则羽状分枝,末端的分枝纤细而略扁平。叶片长圆形,或长圆状披针形,略向腹面内凹,有纵向波纹,叶尖具长毛尖,多扭曲,叶缘具细齿;中肋细,达叶片中上部。叶细胞狭长菱形至线形,有单疣,角细胞呈方形或长方形,壁厚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、石上或树干和叶片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。
性味
淡;凉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水火烫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烂敷;或研末撒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淡;性凉。有清热的功能。用于治烧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楸茎
- 防风
- 鲨鱼肝
- 山小橘
- 白脚威灵
- 金蛤蟆
- 茉莉
- 蝈蝈
- 剑叶耳草
- 鱼鳔
- 水麻tiao
- 箭杆风
- 姜石
- 毛大丁草根
- 刷把草
- 南牡蒿
- 苦绳
- 乌桕木根皮
- 牛金子
- 胆南星
- 厚皮树
- 四大天王
- 枫香树根
- 锅铲叶
- 金箔
- 黄杨
- 木兰皮
- 海芋
- 水枇杷
- 石灰华
- 滑石粉
- 满树星
- 木馒头
- 大肺经草
- 番荔枝叶
- 栝楼皮
- 一匹草
- 金鸡尾
- 柠条根
- 犁头草
- 菜豆树
- 护心草
- 虎掌南星
- 鬣羚角
- 尖叶铁扫帚
- 地骷髅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江珧柱
- 獾油
- 寒莓
- 肿节风
- 地肤苗
- 十两叶
- 半边菜
- 树腰子
- 鸽粪
- 柳根
- 红叶木姜子根
- 藏三七
- 金钟花
- 蓼实
- 灯心草
- 祁州一枝蒿
- 猫儿屎果
- 葛藟根
- 龙齿
- 乌蔹莓
- 蜥蜴
- 柳絮
- 苦草
- 钻地风
- 独龙
- 野冬菊
- 麦撇花藤
- 铁线草
- 黄海葵
- 柞蚕蛹
- 红龙
- 节节草
- 使君子叶
- 水蛭
- 天山花楸
- 花椒叶
- 附地菜
- 午香草
- 老鸦花藤
- 麻柳树根
- 肾精子
- 浮萍
- 蛤蚧
- 四脚蛇
- 破牛膝
- 蟋蟀
- 母猪藤根
- 狗尾草子
- 地牯牛
- 黑塔子
- 红蒂蛇
- 南方六道木
- 望江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