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尾草
《中华本草》:狼尾草
拼音注音
Lánɡ Wěi Cǎo
别名
稂、童粱、孟、狼尾、守田、宿田翁、狼茅、芦秆莛、小芒草、狗尾草、老鼠根、狗仔尾、大狗尾草、黑狗尾草、光明草、狗尾巴草、芮草
英文名
Herb of Chinese Pennisetum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(L.) Spreng.[Panicum alopecuroides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狼尾草 一年生草本。须根较粗壮。秆直立,丛生,高达30-120cm,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。叶鞘两侧压扁,基部彼此跨生,除鞘口有毛外,斜均光滑无毛;叶舌长不及0.5mm;叶片线形,长15-50cm,宽2-6mm,先端长渐尖,基部被疣毛。圆锥花序圆柱形,直立,长5-25cm,宽1.5-3.5cm;主轴短,密被柔毛;总梗刚毛粗糙,淡绿色或紫色,长1.5-3.5cm;小穗披针形式,常为单生,长6-8mm。成熟后通常呈黑紫色;每小穗有2小花,第1小花雄性或中性,第2小花两性;颖不等长,第1颖质薄而微小,第2颖有3-5脉,长为小穗的1/2-2/3,与第1外稃等长或稍短于外稃;第2外稃平滑,质纸质,等长或较短于第1外稃,除先端外边缘全着同质的内稃。颖果长圆形,长约3.5mm。花、果期夏秋季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寒冷湿气候。而旱,耐砂土。宜选择肥沃、稍湿润的砂地栽培。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。种子繁殖:直播。2-3月,将种子均匀撒入整好的地上,盖一层细土。分株繁殖:将草带根挖起,切成数丛,按行距15cm×10cm开穴栽种,盖土浇水。 田间管理 出苗后,及时拔除杂草,每年施1-2次追肥,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田岸、荒地、道旁及小山坡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几遍全国。
性味
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;凉血明目。主肺热咳嗽;目赤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湖南药物志》:明目,散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狼尾草
拼音注音
Lánɡ Wěi Cǎo
别名
大狗尾草、戾草、光明草[湖南.江西]
来源
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(L.)Spreng.,以根、根状茎及全草入药。秋季采集,晒干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,凉血明目。用于肺热咳嗽,咯血,目赤肿痛,痈肿疮毒。
用法用量
根或根茎1~2两,全草3~5钱。治目赤肿痛多用全草入药,余皆用根或根茎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狼尾草
拼音注音
Lánɡ Wěi Cǎo
别名
稂(《诗经》),童粱(《毛诗传》),孟、狼尾(《尔雅》),董蓈(《说文》),宿田翁、守田(陆玑《诗疏》),狼茅(《本草拾遗》),小芒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狗尾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者鼠根、狗仔尾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大狗尾草、黑狗尾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须根较粗而硬。秆丛生,直立,高30~100厘米,花序以下常密生柔毛。叶精光滑,扁压,具脊;叶舌短小;叶片线形,长15~50厘米,宽2~6毫米,顶端长渐尖,通常内卷。穗状圆锥花序,长5~20厘米,主轴硬,密生柔毛;总梗长2~3毫米,密生柔毛;刚毛长1~2.5厘米,具向上微小糙刺,成熟后通常呈黑紫色,小穗通常单生,长6~8毫米;第1颖微小,卵形,脉不明显;第2颖具3~5脉,长为小穗的1/2~2/3;第1外稃草质,具7~11脉,与小穗等长,边缘常包卷谷粒;谷粒软骨质,披针形,与小穗等长;花药顶端无毛。颗果扁平长圆形,长约3.5毫米。花、果期秋、冬季。
生境分布
多生长田岸、道旁或山坡。广布我国南北各地。
功能主治
《湖南药物志》:"明目,散血。治眼目赤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岭南花椒根
- 梅根
- 芒萁
- 毛叶楼梯草
- 榄仁树皮
- 亮叶桦叶
- 玫瑰露
- 米仔兰花
- 柳穿鱼
- 母菊
- 狸肉
- 毛蒌
- 兰花石参
- 猫眼睛
- 老头草
- 木锥花
- 杧果树皮
- 梅花冰片
- 柳根
- 栗
- 毛冬青叶
- 芒萁骨根
- 榔榆叶
- 榔榆皮
- 毛杨梅皮
- 狼毒
- 亮叶桦根
- 兰竹参
- 地棠花
- 羊蹄甲
- 橘络
- 栗壳
- 梨木灰
- 琉璃草根
- 绿珊瑚
- 牡蛎
- 罗汉果
- 猫眼草
- 米百合
- 木麻黄
- 绵马贯众
- 栾犀
- 毛连
- 毛连菜
- 没药
- 丽萼熊巴掌
- 牡丹花
- 猕猴肉
- 律草
- 梅
- 毛叶巴豆
- 毛山荆子
- 毛翠雀花
- 六大天王
- 绿豆升麻
- 牡蒿根
- 兰石草
- 罗浮柿
- 木虾公
- 吕宋果
- 狼尾草根
- 木锦鸡儿
- 美丽胡枝子根
- 母猪草
- 漏芦
- 烂茶叶
- 猕猴梨
- 木棉根
- 猫头鹰
- 凉喉茶
- 梦花
- 毛木树叶
- 毛花点草
- 毛药
- 疬子草
- 丽春花
- 六月合
- 绿豆芽
- 猫头
- 木绣球茎
- 木荷叶
- 米碎花根
- 毛叶小寒药
- 灵香草
- 毛花槭
- 毛诃子
- 六月青
- 杧果
- 梨皮
- 毛赤车
- 毛轴碎米蕨
- 毛野丁香叶
- 六股筋
- 罗汉松叶
- 老枪谷
- 老枪谷子
- 莲须
- 土人参
- 岭南铁角蕨
- 美花风毛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