痢止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痢止草
拼音注音
Lì Zhǐ Cǎo
别名
痢止蒿、痢疾草、止痢蒿、白龙须、无名草、散血草
来源
唇形科接骨草属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,以全草或根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消炎,利尿通淋,散瘀镇痛。用于痢疾,肾炎,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跌打损伤,脉管炎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外用鲜叶捣烂包于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老鹤草
- 菱叶
- 棣棠花
- 新疆木通
- 碗花草
- 榄仁树皮
- 柳叶鬼针草
- 盾叶薯蓣
- 分枝火绒草
- 马桂花
- 莨菪叶
- 翅果唐松草
- 贝子
- 梨叶
- 莲房
- 栾樨
- 亮叶桦根
- 弹裂碎米荠
- 海茜
- 落花生油
- 红毛五加皮
- 芦根
- 蓝桉
- 地涩涩
- 海牛
- 绿豆衣
- 狗肉
- 秋海棠
- 裂叶堇菜
- 鹤骨
- 六月青
- 风藤草根
- 楸叶
- 芦子兰
- 丽春花
- 芦茎
- 绿珊瑚
- 华南胡椒
- 狼肉
- 榈木
- 地棠花
- 百解藤
- 芦竹根
- 变叶胡椒
- 山五味子根
- 了哥王子
- 车前草
- 埋博树
- 窿缘桉叶
- 六月瓜
- 老白花树皮
- 九子不离母
- 马刀
- 葎草
- 藜芦
- 挖耳草根
- 鸊鷉
- 豇豆叶
- 狼把草
- 滇南美登木
- 细叶大戟
- 丝点地梅
- 狼膏
- 中华蹄盖蕨
- 穿山龙
- 竻苋菜
- 苏木蓝
- 芦竹沥
- 罗勒子
- 落葵子
- 篱栏网
- 亮光菜
- 两色瓦韦
- 丽春花果实
- 大叶金锦香
- 莲座叶通泉草
- 荔枝核
- 落地小金钱
- 路旁菊
- 厚叶旋蒴苣苔
- 番石榴叶
- 黄羊角
- 梨果榕
- 砂仁壳
- 粟米
- 碱黄鹌菜
- 细齿叶柃
- 红豆
- 萝藦子
- 丽江山慈菇
- 三白草根
- 落霜红根
- 老枪谷叶
- 倒赤伞
- 马陆
- 代赭石
- 高粱泡
- 排草香
- 蓝锭果
- 乱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