痢止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痢止草
拼音注音
Lì Zhǐ Cǎo
别名
痢止蒿、痢疾草、止痢蒿、白龙须、无名草、散血草
来源
唇形科接骨草属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,以全草或根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消炎,利尿通淋,散瘀镇痛。用于痢疾,肾炎,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跌打损伤,脉管炎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外用鲜叶捣烂包于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革质红菇
- 糯米
- 牛皮草
- 锅粑
- 牛胆
- 桂竹糖芥
- 扭序花
- 连香树果
- 油茶花
- 万年青花
- 苍山黄堇
- 鬼臼叶
- 鸽粪
- 腽肭脐
- 牛肉
- 茅栗叶
- 菰根
- 龙舌兰
- 乌榄树皮
- 南瓜蒂
- 枸骨根
- 牛鼻
- 鹳骨
- 柠檬桉果
- 牛心补
- 土玉桂
- 锅焦
- 乌榄仁
- 牯牛卵囊
- 牛耳大黄叶
- 羊屎果树皮
- 牛肠
- 金雀根
- 高山金挖耳
- 南瓜
- 小广藤
- 水栀
- 鳜鱼胆
- 甘青青兰
- 骨螺
- 牛脾
- 广西十大功劳
- 高山唐松草
- 光叶石楠
- 牛肚
- 南烛叶
- 柠条子
- 公英叶风毛菊
- 高山望
- 无爷藤
- 绿绒蒿
- 豌豆
- 甘蔗皮
- 满树星
- 广豆根
- 高粱泡
- 桂木根
- 柠鸡儿
- 过江龙子
- 瓶耳小草
- 五味草
- 牛奶浆草
- 通骨消
- 干贝
- 狗肉
- 伽果
- 皋芦
- 柠檬
- 小棕皮头
- 牛皮
- 鸽肉
- 万年藓
- 硇砂
- 南烛子
- 决明子
- 桑椹酒
- 木虾公
- 毛蜂子
- 钩栗
- 瓜蒌
- 楠材
- 拟缺香茶菜
- 牌楼七
- 川桂皮
- 野洋参
- 南蛇藤果
- 竹林标
- 多头风轮菜
- 橄榄核
- 光头前胡
- 树韭菜
- 乌榄
- 栝楼
- 毛山荆子
- 南川升麻
- 柠条根
- 牛胞衣
- 牛角藓
- 牛西西
- 勾儿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