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汉松叶
《中华本草》:罗汉松叶
拼音注音
Luó Hàn Sōnɡ Yè
别名
江南柏叶、江西侧柏叶
出处
出自《广东中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或短叶罗汉松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docarpus macrophyllus (Thunb.) D. Don[Taxus macrophylla Thunb.]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树皮灰白或灰褐色,浅纵裂,成薄鳞片状脱落;枝开展或斜展,枝叶稠宓。叶螺旋状排列,条状披针形,微弯,长7-12cm,宽7-10mm,先端渐尖或钝尖,基部楔形,有短柄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中脉显着突起,下面带白色,淡绿色中脉微突起。雌雄异株;雄球花穗状,常3-5(稀7)簇生于极短的总梗上,长3-5cm;雌球花单生叶腋,有梗。种子卵圆球形,径长1-1.2cm,熟时肉质假皮紫色或紫红色,有白粉,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,种托红色或紫红色,梗长1-1.5cm。花剪4-5月,种子8-9月成熟。2.本种与罗汉松的区别为 小乔木或呈灌木状,枝条向上斜展。叶短而密生,长2.5-7cm,宽3-7mm,先端钝或圆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多栽培于庭园,野生者极少。2.原产日本。作庭园树;北京有盆栽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2.我国西南及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等地均有栽培,
形状
性状鉴别 商品药材除叶外,有的还具带叶小枝。枝条粗2-5mm,表面淡黄色褐色,粗糙,具似三角形的叶基脱落痕。叶条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4-7mm。先端短尖或钝,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,下面黄绿色至淡棕色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罗汉松叶含蜕皮甾酮(ecdysterone),尖叶土杉甾酮(ponasterone)A,罗汉松甾酮(makisterone)A、B、C、D,扁柏双黄酮(hinokifavone),新柳杉双酮(neocryptome-rin),金松双黄酮(sciaclopitysin),竹柏双黄酮(podocarpusflavone)A,竹柏双黄酮(podocarpusflavone)B,榧双黄酮(kayafla-vone),挥发油。
性味
淡;性平
功能主治
止血。主吐血;咳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各家论述
《广东中药》:止吐血、咳血。每用一两,加蜜枣二个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罗汉松叶
拼音注音
Luó Hàn Sōnɡ Yè
别名
江南柏叶、江南侧柏叶(《广东中药》Ⅱ)。
出处
《广东中药》Ⅱ
来源
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枝叶。全年可采。剪取枝叶,晒干。
生境分布
主产广东。
形状
短叶土杉的干燥枝叶,枝条粗约2~5毫米,外表淡黄褐色,粗糙,密被三角形的叶枕。叶互生,螺旋状排列,甚密,狭披针形,长5~7厘米,先端短尖或钝,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,下面淡黄绿色至淡棕色。气微,味淡。土杉的干燥枝叶,叶片较长大,长7~13厘米,排列较疏。其他与短叶土杉的叶相同。以色青绿,少梗,无老茎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短叶土杉叶含坡哪甾酮A,树皮含鞣质、树脂、挥发油。
土杉叶含挥发油,内含α-蒎烯、β-蒎烯、莰烯、毕澄茄烯和罗汉松烯。又含昆虫变态激素蜕皮甾酮、坡哪甾酮A及罗汉松甾酮A、B、C、D并含双黄酮:扁柏双黄酮、新柳杉双黄酮、金松双黄酮、竹柏双黄酮A、竹柏双黄酮B等。心材含罗汉松酸、双联陶塔酚、陶塔酚、半罗汉松酸。
性味
《广东中药》Ⅱ:"性平,味淡。"
功能主治
《广东中药》Ⅱ:"止吐血、咳血。每用一两,加蜜枣二个煎服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绿笋片
- 绿豆衣
- 罗勒
- 凌霄
- 栗树根
- 梨叶
- 楼梯草
- 榄仁树皮
- 狼尾草
- 痢止草
- 亮叶桦
- 亮叶桦叶
- 亮叶茉莉
- 绿豆
- 六月雪叶
- 兰花石参
- 老婆子针线
- 岭南花椒根
- 柳根
- 柳穿鱼
- 栗花
- 榔榆叶
- 漏篮子
- 六方藤
- 老头草
- 老虎刺
- 栗
- 榄李树汁
- 狼萁草
- 穞豆
- 两色乌头
- 亮叶桦根
- 吕宋楸毛
- 柳絮
- 澜沧扁担杆
- 绿兰花
- 绿豆叶
- 绿豆花
- 老虎俐
- 柳屑
- 栗树皮
- 楝叶
- 狼油
- 理肺散
- 癞皮根
- 绿衣枳壳
- 冷水花
- 老来青
- 老熊花
- 老米酒树
- 李树叶
- 李树胶
- 梨树根
- 理石
- 兰花
- 兰花双叶草
- 兰花叶
- 兰花根
- 老君须
- 痢止蒿
- 硫黄菌
- 椋子木
- 硫黄
- 类梧桐
- 卵叶贝母
- 罗盖叶
- 林檎
- 炉甘石
- 庐山瓦韦
- 窿缘小叶桉
- 篱天剑
- 簕竹
- 廉姜
- 李核仁
- 流苏子根
- 狼把草
- 竻苋菜
- 簝叶竹根
- 绿段草
- 亮光菜
- 六月雪
- 六棱菊
- 罗勒子
- 罗浮柿根
- 刘寄奴
- 栗荴
- 狸骨
- 狼膏
- 绿豆粉
- 罗伞树
- 冷饭果
- 列当
- 岭南铁角蕨
- 柃木
- 柳叶亚菊蒿
- 栎叶槲蕨
- 狼尾巴花
- 留兰香
- 窿缘桉叶
- 络石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