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笋片
《中华本草》:绿笋片
拼音注音
Lǜ Sǔn Piàn
别名
绿笋干、玉版笋、草鞋底、蝴蝶尖
英文名
Oldham Bamboo shoot products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《竹谱详录》:绿竹丛生,浙东及七闽多有之。极高大,其色深绿,竹不堪用,笋味极甘美。今漳州、建宁、浦城作绿笋干,漳州者为佳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绿竹嫩苗的制成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ndrocalamopsis oldhami(Munro)Keng f.[Bambusa oldhami Munro; Sinocalamus oldhami (Munro)McClure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采鲜笋,去净箨叶,煮熟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绿竹 植物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竿高6-12m,直径3-9cm。幼时被白粉,粉退后呈绿色或暗绿色;节间圆筒形,长20-35cm;竿壁厚4-12mm。箨鞘脱落性,无端近截形;箨耳近等大,椭圆形或近圆形,边缘生纤毛;箨舌高约1mm,近全缘或上缘呈波状;箨片直立,三角形,先端长渐尖,基部截形并向内民窄,其宽度约为箨鞘顶宽之半。分枝较高,常在竿第7节以上始发枝,竿每节有3主枝和若干较细小的枝条。末级小枝具6-15叶;叶鞘长7-15cm,幼时有小刺毛,边缘有时疏生纤毛;叶耳半圆形,边缘有棕色繸毛;叶舌矮,截平或圆拱起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15-30cm,宽3-6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钝圆或广楔形,下面被柔毛,边缘粗糙或有刺毛,次脉9-14对;叶柄长2-6mm。花枝无叶;假小穗单生或丛生于花枝各节,长2.7-3cm,宽7-10mm,两侧扁,下部绿色,上部赤紫色;苞片3-5,上方1或2片腋内发芽;小穗含5-9朵小花;颖1片,卵形,长9-10mm,边缘生纤毛,具多脉;外稃与颖相似,卵形,长17mm,先端有小尖头,具多脉,边缘具纤毛;内稃长13mm,先端尖锐而不具裂缺,背部两脊间有3-5脉,脊外至边缘各有2脉,边缘和脊上均生显着的纤毛;鳞被3,近同形,卵状披针形,长3.5mm,边缘生纤毛;花药长8mm,顶头有小尖头;子房卵形,长2mm,被粗毛,花柱显着较子房为长,先端有3条长而纤细的羽毛状柱头。笋期5-11月,花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及海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本品含茁长素(auxin),1-二十二烷醇(1-do-cosanol)及不饱和脂肪酸。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化痰平喘。主痰壅气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30-60g。
各家论述
《纲目拾遗》:治实喘,消痰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绿笋片
拼音注音
Lǜ Sǔn Piàn
别名
绿笋干(《竹谱详录》),玉版笋(《纲目》),草鞋底、蝴蝶尖(《纲目拾遗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绿竹的苗(新笋)的制成品。春、夏采鲜笋,去净箨叶,煮熟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绿竹(《竹谱详录》),又名:坭竹、石竹、毛绿竹、乌药竹、长枝竹。
秆幼时被白色蜡粉,后为绿色或暗绿色,高达6~9米,直径5~8厘米。秆箨黄色,坚硬而脆,背部幼时贴生棕色短毛;箨舌微小,截平,全缘;箨耳具纤毛;箨叶三角形兼披针形。每节有3枚粗大的和若干较小的枝条;小枝有叶7~15枚;叶鞘长7~15厘米,幼时有小刺毛,边缘有时具稀疏之纤毛;叶舌截平形:叶耳微小,有缝毛;叶片矩形兼披针形,长12~30厘米,宽2.5~6.2厘米,基部微圆,先端锐尖,次脉9~14对,边缘有小锯齿。小穗单生,稀丛生,卵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,长2~3.5厘米,宽7~10毫米,下部绿色,上部赤紫色,有时呈绿紫色而带草黄色,含花5~12朵,除顶端2,3小花外,余均为两性花,颖通常2枚,广卵形;外稃长10~18毫米;内稃矩状披针形,近似外稃丽较窄,背具2脊,脊上部有流苏;鳞被2~3枚:花药黄白色;子房卵形,花柱极短,上部分裂为2~3枚具白色短毛的柱头。笋期5~11月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路旁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绿笋含茁长素、廿二(烷)醇-1、不饱和脂肪酸。
性味
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,性平。"
功能主治
《纲目拾遗》:"治实喘,消痰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丽江青木香
- 吊罗果
- 杏香兔耳风
- 枫香脂
- 猴枣
- 海豘鱼
- 枫香树叶
- 银牙莲
- 亮菌
- 松毛火绒草
- 老鸦胆根
- 山珊瑚
- 南瓜蒂
- 亮光菜
- 野山楂
- 小叶密花远志
- 楤木叶
- 了哥王
- 荆芥根
- 乔木紫珠
- 羊靥
- 黄海葵
- 樟树叶
- 三叶枫
- 小叶鼠李
- 羯布罗香
- 慈竹气笋
- 百草霜
- 益智
- 榆枝
- 琥珀
- 桉叶
- 大伸筋
- 多穗石柯
- 路郎鸡
- 地梭罗
- 海松子
- 朝鲜梾木枝
- 金鸡尾巴草根
- 假百合
- 窿缘小叶桉
- 白芥
- 千里马
- 抚松乌头
- 山苍子叶
- 榆皮涎
- 哈士蟆
- 地皮消
- 大黄
- 阴阳枫
- 罗锅底
- 川山橙根
- 红须须
- 龙头草
- 木蹄
- 刺针草
- 大青草
- 凤凰木
- 地榆
- 清香桂
- 母猪草
- 老鼠竻
- 烟梦花
- 硫化铅
- 番木瓜
- 绣球花
- 桑椹酒
- 地羊鹊
- 石鲫
- 大山黧豆
- 灯油藤子
- 三股筋
- 地星
- 华风车子叶
- 蜈蚣藤
- 水松皮
- 蒲圻贝母
- 山百部
- 水苦荬
- 秃疮花
- 七叶一枝花
- 大驳骨
- 矮叶书带蕨
- 铁罗汉
- 狭穗鹭兰
- 山漆树
- 月见草油
- 螳螂
- 牛肚
- 鹰骨
- 胭脂花
- 小石松
- 椋子木
- 刺竹笋
- 马蝗果
- 鼻烟
- 刻裂紫堇
- 楮皮间白汁
- 水虾子草
- 甜瓜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