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叶兔耳风
《*辞典》:毛叶兔耳风
拼音注音
Máo Yè Tù ěr Fēnɡ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全体被金黄色硬毛,有黄色的液汁。叶基生,呈莲座状,狭倒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~15厘米,宽1.5~3厘米。花茎单一,直立,高20~40厘米;花浅蓝色或紫色,单生于花茎顶端;萼片2;花瓣4;雄蕊多数;子房有心皮4至多个,有胚珠多数,柱头成一球状体。蒴果直立,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.5~2.5厘米,近顶部开裂,长1.5~2.5厘米;种子多数,黑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草地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镇痉熄风,定喘,清热解毒。治小儿惊风,肺炎,咳喘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獭皮毛
- 鳟鱼
- 鸥
- 鼠肾
- 炙甘草
- 铁扇子
- 西洋参
- 蛤蟆草
- 省沽油
- 一扫光
- 透骨香
- 鼠脂
- 黄葵
- 鲨鱼皮
- 香唐松草
- 姜花果实
- 簇生卷耳
- 蓝树
- 鬣羚角
- 白背枫
- 金钮扣
- 老鸦花藤
- 何首乌叶
- 铃兰
- 箬蒂
- 红龙
- 黑塔子
- 尖尾风
- 打米花
- 刺梨根
- 百眼藤
- 功劳子
- 青木香
- 铁落
- 百部
- 冰草白穗
- 对叉疔药
- 海蟹壳
- 田唇乌蝇翼
- 崩疮药
- 粉背蕨
- 红陈艾
- 鸭舌头
- 蛇附子
- 牛奶树
- 黄皮
- 慈竹根
- 鲨鱼肝
- 大叶金锦香
- 羊角草
- 高粱泡叶
- 树腰子
- 红梗草根
- 牛西西叶
- 柞蚕蛹
- 松萝
- 轮环藤
- 高粱泡
- 西红柿
- 飞天蜈蚣
- 灯心草
- 酢浆草
- 鱼脑石
- 葛藟根
- 橘叶
- 牡丹花
- 蝙蝠
- 过山风
- 枫香树根
- 狗尾草子
- 鸡根
- 马勃
- 午香草
- 木兰皮
- 绵萆薢
- 越西川木香
- 竹叶艾
- 大叶青木香
- 大巢菜
- 鹅脚木叶
- 鹿仙草
- 白螺蛳壳
- 秋子梨
- 胡颓子
- 春不见
- 毛黄堇
- 火炭母
- 浮萍
- 榕树皮
- 肾经草
- 苦草
- 香苏草
- 蝗虫
- 风花菜
- 樟木
- 羊蹄甲
- 黄荆子
- 白龙头
- 蟋蟀
- 胡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