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叶兔耳风
《*辞典》:毛叶兔耳风
拼音注音
Máo Yè Tù ěr Fēnɡ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全体被金黄色硬毛,有黄色的液汁。叶基生,呈莲座状,狭倒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~15厘米,宽1.5~3厘米。花茎单一,直立,高20~40厘米;花浅蓝色或紫色,单生于花茎顶端;萼片2;花瓣4;雄蕊多数;子房有心皮4至多个,有胚珠多数,柱头成一球状体。蒴果直立,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.5~2.5厘米,近顶部开裂,长1.5~2.5厘米;种子多数,黑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草地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镇痉熄风,定喘,清热解毒。治小儿惊风,肺炎,咳喘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血沟丹
- 葛谷
- 桃枝
- 郁金
- 春花木
- 山牛毛毡
- 无花果
- 盐肤子
- 牛耳散血草
- 野草香
- 金丝木通
- 苏铁果
- 黄皮根
- 刺菠
- 牛角瓜
- 香胶木根皮
- 乔木刺桐
- 山茴芹
- 隔山消
- 土贝母
- 对叶林
- 石头菜
- 海狸香
- 水冬瓜叶
- 柠鸡儿
- 建神曲
- 石莲
- 糯米
- 红酸杆
- 九龙盘
- 辽东栎皮
- 寒水石
- 岳桦
- 野辣子
- 羊踯躅根
- 头顶一支花
- 短柄枹栎虫瘿
- 水桐木
- 地锦草
- 地椒
- 百蕊草
- 虾蟆
- 茄花
- 黑三棱
- 柳叶菜根
- 红瑞木果
- 黑果拨毒散
- 丝瓜根
- 土丹参
- 小灰包
- 豆列当
- 椰子壳
- 菵米
- 莲须
- 聚叶虎耳草
- 偷筋草
- 地五泡藤
- 徐长卿
- 独叶一枝花
- 土马鬃
- 海蜇皮
- 小倒钩藤
- 小一支箭
- 排草香
- 鸡爪芋
- 鸡翮羽
- 山羊血
- 角翅卫矛果
- 短柱梅花草
- 木瓜枝
- 翅茎蜂斗草
- 大树跌打
- 旱前胡
- 铁仔
- 红绿草
- 黄山五叶参
- 羊七莲
- 团叶鳞始蕨
- 榕树果
- 剑皮树菌
- 省雀花
- 鄂报春
- 黄粱米
- 黄藨根
- 黄毛耳草
- 美舌藻
- 大薸
- 刺瓜
- 粗茎罗锅底
- 炙甘草
- 卵叶鳞始蕨
- 番石榴子
- 马蓼
- 布荆
- 华南胡椒
- 披针骨牌蕨
- 帕梯
- 普贤菜
- 猕猴桃根
- 驴蹄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