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小米草
《*辞典》:芒小米草
拼音注音
Mánɡ Xiáo Mǐ Cǎo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。7~8月采,切段、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,高20~40厘米,通常中部以上有分歧。茎四方形,有微毛,无根生叶。茎生叶广卵形或近圆形,苞叶广卵形或近圆形,边缘牙齿的先端呈芒状。萼长3.5~5毫米,4深裂,裂片披针状三角形,锐尖头。花冠唇形,裂片顶端凹头呈2浅裂;淡黄色,带条纹;雄蕊4枚,苞叶与花等长。果实藏于花萼内,蒴果,种子多数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内、灌丛间,或山地草原。分布于东北、西北等地。
性味
苦,寒。
归经
入肺、脾、大肠经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肺炎咳嗽,口疮痈疾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复方
①治肺炎咳嗽及咽喉肿痛:芒小米草,配石龙胆、蛇莓、黄芩,水煎服。
②治痢疾:芒小米草,配香青、地榆,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细竹蒿草
- 杉子
- 芡实
- 光裸星虫
- 柿饼
- 雪下红
- 海参
- 大发散
- 红花苗
- 黄心果
- 羊脂
- 瓜螺
- 棠梨
- 水苏
- 倒爪草
- 桐油
- 羊洪膻
- 百蕊草
- 苦苣苔
- 光叶山黄麻
- 金沸草
- 土桂皮
- 银边吊兰
- 金橘核
- 霞天曲
- 鹤骨
- 牛尾参
- 杯苋根
- 大蓟
- 狗骨柴
- 牛角三七
- 北丝石竹
- 水蛭
- 青鱼胆
- 向天蜈蚣
- 美人蕉
- 光叶石楠
- 枇杷叶
- 核桃楸皮
- 勒马回
- 红穿破石
- 背花疮
- 牛奶树
- 扁蕾
- 向日葵花
- 小花鸢尾
- 海芋
- 紫筒草根
- 白鹤藤
- 荷叶金钱
- 四方草
- 蚌壳草根
- 菱茎
- 熊蕨根
- 海尼豆瓣绿
- 黄楝树
- 水木草
- 寄生藤
- 刺苞南蛇藤
- 白皮柯
- 水流豆
- 辣蓼
- 仙环小皮伞
- 草乌头
- 紫花地丁
- 毛花槭
- 狗肝
- 云南冻青叶
- 罂粟壳
- 衡州乌药
- 山檨叶泡花树
- 白叶藤
- 金毛七
- 麻布七
- 多穗石柯茎
- 大红花点地梅
- 黑汉条
- 蒟蒻薯
- 毛麝香
- 钮子瓜
- 金纽子
- 金腰箭
- 天仙藤
- 阳桃花
- 蜥蜴
- 锡生藤
- 橄榄仁
- 小酒饼花
- 蒲圻贝母
- 蒲州豉
- 狗心
- 大麦泡
- 白枪杆
- 蓝圆鲹
- 猫油
- 狼尾草根
- 紫草
- 臭柏
- 茅草箭
- 蜂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