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哥王子
《中华本草》:了哥王子
拼音注音
Le Gē Wánɡ Zǐ
别名
桐皮子、狗信药子、狗信草子、消山药子、雀仔麻子、九信草子。
英文名
Fruit of Indian Stringbush
出处
出自《岭南采药录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瑞香科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 (L.) C.A.Mey.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ikstroemia indica (L.) C.A.Mey.[Daphne indica L.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南岭荛花 半常绿小灌木,高达1m。全株平滑无毛。茎直立,多分枝,幼枝红褐色。根皮和茎皮富含绵状纤维,不易折断。叶对生,几无柄;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,长2-5cm,宽0.8-1.5cm,先端钝或短尖,全缘,基部楔形,侧脉多数,极纤细,干时褐色。花黄绿色,数花簇生于枝顶,排成聚伞状伞形花序或呈近无柄的头状花序;花两性,无苞片,花被管状,先端4裂,无毛;雄蕊8,成上下两轮着生花被管内,花丝短,花药椭圆形;子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具圆头状柱头。核果卵形或椭圆形,熟时鲜红色。花果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、路旁和村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皂甙,黄酮类,并含多量油脂。
性味
辛;性微寒;有毒
归经
心经
功能主治
解毒散结。主痈疽;瘰疬;疣瘊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浸酒酒搽。
注意
内服宜慎,体虚及孕妇禁服。
各家论述
《岭南采药录》:敷瘰疬,痈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了哥王子
拼音注音
Le Gē Wánɡ Zǐ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果实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皂甙、黄酮类,并含多量油脂。
功能主治
《岭南采药录》:"敷瘰疬,痈疽"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涩梨
- 米仔兰
- 蔓胡颓子
- 消石
- 红蒿枝
- 凤仙根
- 黄山药
- 大叶花椒茎叶
- 红水芋
- 芜荑酱
- 凤尾七
- 石蕊
- 大皮消
- 白蘑
- 罗裙带根
- 茄蒂
- 山绿茶
- 散血芹
- 石床
- 悬钩子
- 虻虫
- 山百部
- 黄山梅
- 胡桃根
- 乌鸦翅羽
- 山百足
- 黄荆子
- 豪猪千
- 小鱼眼草
- 单刀根
- 鸡枞
- 山药藤
- 大芒萁
- 铁苋菜
- 小金樱
- 四指马鲅
- 花脸细辛
- 山砂姜
- 红椿
- 大茶药根
- 兰香草
- 莲子草
- 鹅毛
- 茅膏菜根
- 獭肝
- 西南金刚藤
- 梨果仙人掌
- 木豆
- 牡荆叶
- 黄瓜仁草
- 狮子尾
- 胡桃壳
- 柠鸡儿果
- 晕药
- 仙环小皮伞
- 对马耳蕨根
- 红鸡踢香根
- 红花龙胆
- 地锦
- 地精草
- 桄榔面
- 假刺藤
- 痰药
- 水菇里
- 异株百里香
- 雷公橘
- 小箭草
- 地花生
- 倒根蓼
- 对马耳蕨
- 熊骨
- 水稻清
- 粟奴
- 草香附
- 细木通
- 福寿草
- 枇杷根
- 胡桃叶
- 小黄泡
- 虎膏
- 铁钉菜
- 卵叶寄生
- 小芸木
- 白蜡树皮
- 牛齿
- 冬葵子
- 山胡萝卜
- 水将军
- 山香
- 狭叶荨麻
- 玉竹
- 新木姜子
- 四川红淡叶
- 红色新月蕨
- 玉带根
- 荷梗
- 旋覆花根
- 茶条槭
- 小果蕗蕨
- 广藤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