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芙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木芙蓉
拼音注音
Mù Fú Rónɡ
别名
三变花、九头花、拒霜花、铁箍散、转观花、清凉膏
来源
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.,以花(芙蓉花)、叶(芙蓉叶)和根入药。夏秋摘花蕾,晒干,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;秋、冬挖根、晒干。
性味
微辛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消肿排脓,凉血止血。用于肺热咳嗽,月经过多,白带;外用治痈肿疮疖,乳腺炎,淋巴结炎,腮腺炎,烧烫伤,毒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0.3~1两;外用适量,以鲜叶、花捣烂敷患处或干叶、花研末用油、凡士林、酒、醋或浓茶调敷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木芙蓉
拼音注音
Mù Fú Rónɡ
别名
地芙蓉、木莲、华木、桦木、拒霜
性味
(叶并花)微辛、平、无毒。
功能主治
1、赤眼肿痛。用木芙蓉叶研为末,水调匀贴太阳穴中“清凉膏”。
2、月经不止。用木芙蓉花、莲蓬壳,等分为末,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
3、偏坠作痛。用木芙蓉叶、黄蘖各二钱,共研为末,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,其痛自止。
4、痈疽肿毒辣。用木芙蓉叶(研末)、苍耳(烧存性,研末)等分,蜜水调匀涂患处四围。
5、头上癞疮。用木芙蓉根皮研为末,香油调涂。涂前以松毛、柳枝煎汤,洗净患处。
6、汤火灼疮。用木芙蓉花研末,调油敷涂。有奇效。
7、一切疮肿。用木芙蓉叶、菊花叶一起煎不,频频熏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鹿胎
- 梅露
- 木通根
- 密马
- 明党参
- 木奶果
- 毛冬瓜叶
- 硕苞蔷薇
- 棉花
- 棉团铁线莲
- 毛冬瓜
- 明胶
- 木槿花
- 木竹子油
- 龙须莞
- 木防己花
- 母猪半夏
- 棉花子
- 棉子油
- 鹿靥
- 木姜子根
- 母菊
- 驴乳
- 木姜子叶
- 梅花冰片
- 木兰花
- 梅叶
- 木姜子
- 木锥花
- 杧果树皮
- 木竹子
- 龙涎香
- 杧果核
- 龙船花根
- 鲈鲤
- 密褶红菇
- 木瓜根
- 慕荷
- 木苎麻
- 梦花根
- 南方红豆杉
- 柞树皮
- 檰芽
- 木棉
- 木半夏根
- 木槿皮
- 龙牙草根
- 木鳖子
- 驴断肠
- 密纹薄芝
- 木槿
- 木麻黄
- 梅
- 露兜竻花
- 木虾公
- 鳢鱼血
- 木锦鸡儿
- 木棉根
- 鹿藿根
- 鳢鱼肠
- 密枝问荆
- 棉花杜仲
- 木姜花
- 木豆叶
- 梅花刺果
- 棉花藤
- 母猪菜
- 墨七
- 木天蓼子
- 木香花
- 骡宝
- 木天蓼根
- 木棉皮
- 木竹子皮
- 杧果叶
- 木蓝
- 鳞衣草
- 木莲果
- 龙船乌泡
- 木香子
- 十三年花
- 胡荽子
- 桔梗
- 驴打滚儿草
- 墨汁鬼伞
- 木半夏果实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木豆
- 木大力王
- 木本胡枝子皮
- 木通七叶莲
- 木通
- 小叶地不容
- 鸬鹚(鸬鹚)
- 骆驼蓬
- 木槿叶
- 梅花参
- 桃枝
- 腊雪
- 荠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