膜缘木香
《中华本草》:膜缘木香
拼音注音
Mó Yuán Mù Xiānɡ
别名
理木香、青木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膜缘川木香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omiaea forrestii (Diels) Shih [Jurinea forrestii Diels;Viels;Vladimiria Forrestii (Diels) Ling ]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切片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omiaea forrestii (Diels) Shih [Jurinea forrestii Diels;Viels;Vladimiria Forrestii (Diels) Ling ]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膜缘川木香 多年生草本。主根圆柱形,细长,直径约1cm。茎极短。叶互生,多数,平铺莲座状;叶片坚纸质;根生叶具柄,长2-7(-12)cm,叶片卵圆形或短圆形,长10-15cm,宽8-11cm,基部宽楔形,羽状伞裂,裂片5-7对,宽三角形或狭长,边缘具一规则齿,齿端具小刺状尖头,两面被糙伏毛;上部叶苞叶状,较小,羽状半裂或不裂。头状花序多数,3-6个密集,卵形,长3.5-4cm,宽2-2.5cm,有长1-2cm的总花梗圆,无缘毛,外层卵形,宽约6mm,内层长圆状披针形;花冠紫色,全部管状,长约3.5cm,管部细长。瘦果圆柱形,上部有瘤状突起;冠毛2-3层刚毛状,长约2cm,黄褐色。花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4100m的山谷及山坡、草甸、藻丛、林缘或针叶林下或石缝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、形如鸡骨,有的已剖成两瓣,长5-25cm,直径0.7-1.5cm,表面黄棕色,暗棕色或灰棕色,外皮不存在,有纵皱及裂沟纹,支根常凸起。质坚硬,较易折断,折断面略平坦,散有棕色小点状,形成层环明显。气微芳香,味微苦辛,嚼之粘牙。[br]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韧皮部、木质部内均散有树脂道,内含淡棕色树脂团块。木质部纤维较少,初生木质部呈二或三原型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理气;止痛。主脘腹胁肋疼痛;泄泻;痢疾;消化不良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研末,1.5-3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莲须
- 大果臭椿皮
- 白花蛇头
- 亮叶冬青根
- 红辣槁树皮
- 黄梢蛇
- 砂生槐
- 甜茶藤
- 鹩哥舌
- 杉木节
- 狗枣猕猴桃
- 新疆一支蒿
- 茜草藤
- 檀香油
- 柳杉
- 臭山牛蒡
- 土草果
- 川乌头
- 球花紫云英
- 钻地风
- 君迁子
- 西藏点地梅
- 小叶眼树莲
- 廉姜
- 金腰带
- 丰花草
- 量天尺花
- 白乳菇
- 滑背草鞋
- 白饭树根
- 斑茅
- 红帽顶
- 辣根
- 跌打老
- 午时茶
- 大管
- 篱栏网
- 藤乌头
- 金老梅根
- 酸不溜根
- 兔肝
- 红椋子
- 大叶井口边草
- 黄芽白菜
- 接骨木
- 乌饭子
- 蜻蜓兰
- 芡实
- 水茄冬果
- 牛乳
- 崇澍蕨
- 狗乳汁
- 鸡肝
- 山半夏
- 樟梨子
- 盾果草
- 苍术
- 榕树胶汁
- 铁杆蒿
- 崩疮药
- 葶苈
- 海岛苎麻叶
- 通骨消茎叶
- 普陀南星
- 石蟹
- 复羽叶栾树
- 皋芦
- 岩凤尾蕨
- 麝香草
- 单花山竹子
- 缩砂蜜
- 岩豆根
- 密纹薄芝
- 刺黄柏叶
- 暴马子
- 白花杆
- 毛车藤
- 鹅绒藤
- 白杨叶
- 桃金娘
- 小旋鸡尾
- 五叶壁藤
- 褐盖肉齿菌
- 夜花藤
- 红叶铁线莲
- 卷毛婆婆纳
- 菊花暗消
- 白鹇
- 麻鱼肉
- 蒌油
- 桑芽茶
- 北沙参
- 偏翅唐松草
- 二叶舞鹤草
- 黑沙蒿
- 防风花
- 对马耳蕨
- 石青菜
- 臭黄荆
- 马银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