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木香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南木香
拼音注音
Nán Mù Xiānɡ
别名
青木香、土木香、楠木香[云南]
来源
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云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yunnanensis Franch.和青香藤A. calcicola C. Y. Wu, mss.,以根、根状茎及藤入药。秋季采根及根状茎,夏季采藤,洗净切片晒干或研末。
性味
苦,温。
功能主治
理气止痛,祛风活血。用于胃痛,腹胀,腹痛,消化不良,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2~4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南木香
拼音注音
Nán Mù Xiānɡ
别名
小南木香、土木香、打鼓藤、串石藤、白防己、金不换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藤子暗消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地檀香(《云南恩茅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马兜铃科植物云南马兜铃的根。秋季采挖。
原形态
多年生藤本,长1~2米。根圆柱形,黄褐色,具辛香气叶互生,卵圆状披针形,长6~10厘米,宽2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全绿,上面深绿色,下面白绿色,被毛;叶柄细,有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细长;花被管弯曲,口部外翻,紫色,5浅裂,内面黄色,外面淡绿色。蒴果梨形,顶端圆,基部渐狭。种子多数。花期夏初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温中理气,止痛消食,舒筋活络。治胃炎,腹胀,腹痛,风湿骨痛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温中散寒,消食。治胃炎,腹冷痛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健胃消食,散寒理气,止痛。治胃炎,腹胀,腹痛,消化不良,胆绞痛。"
③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舒经络,止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浸酒或研末为散。
复方
①治风湿骨痛,腰膝痹坎,胃痛:南木香二至三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②治阴道滴虫:南木香一两,泡酒一市斤。每服五钱至一两,日服二至三次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牯牛卵囊
- 小岩白菜
- 刺楸树叶
- 小红蒜根
- 蓝花棘豆
- 透明草
- 土槿皮
- 鹿角芦荟
- 天王七
- 绿豆芽
- 胡麻花
- 锦鸡儿
- 紫背天葵草
- 风叶藤
- 兴安独活
- 小花清风藤根
- 山腊梅
- 土当归
- 白沙虫药
- 断线蕨
- 胡燕卵
- 黑沙蒿子
- 草龙根
- 波罗蜜叶
- 灰凤梨
- 蚂蝗七
- 猪蹄甲
- 苦蒿
- 小扁草
- 蓝花龙胆
- 石瓜子莲
- 山苍子
- 油鸭
- 椰子瓤
- 米油
- 水金凤茎叶
- 枸橘叶
- 胜红蓟
- 海桐皮
- 鳖甲胶
- 扁豆衣
- 白簕枝叶
- 百合
- 附子
- 水案板
- 松针
- 葱花
- 刷把草
- 白丁香
- 黄花香薷
- 红帽顶
- 大透骨草
- 芒根
- 干旱毛蕨
- 梭子蟹
- 桃枝
- 琴唇万带兰
- 大青叶
- 黄杨木叶
- 旱柳叶
- 沙红柳
- 调经草
- 梅根
- 乌饭树
- 海桐树
- 桃奴
- 代代花枳壳
- 都拉
- 肾蕨
- 深山不出头
- 五色梅花
- 马鞍叶
- 金钱木根
- 西北莸
- 夜花藤
- 小黄构
- 荠薴
- 寄生黄
- 太平莓
- 羚羊角
- 油茶子
- 长叶珊瑚果
- 蓖麻
- 麻柳树根
- 杉蔓石松
- 刺竹叶
- 江珧壳
- 地柏
- 碎骨仔树
- 马桑
- 突厥雀
- 叶象花
- 乌榄根
- 河口莲座蕨
- 大尾摇
- 大叶樟
- 芦荟
- 对叶油麻根
- 樱额
- 西瓜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