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藤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南山藤
别名
假夜来香、各山消、苦凉菜、帕格俄姆、帕空耸[傣语]、苦菜藤、通光散、团叶藤
来源
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(L. f.) Benth. ex Hook. f. [Wattakaka volubilis (L. f.) Stapf],以全株、根状茎入药。
生境分布
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苦、辛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、消炎,止吐。
感冒,气管炎,妊娠呕吐,食管癌,胃癌。用量0.2~1两,或研粉每次1钱,日服2~3次。
疟疾:用根状茎2钱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南山藤
拼音注音
Nán Shān Ténɡ
别名
假夜来香、春筋藤、双根藤(广东),假猫豆(广西),各山消(贵州),苦凉菜、苦菜藤(云南元江),帕格牙姆,帕空耸(傣语)
英文名
root of Twisting Drege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南山藤的全株和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egea volubilis (L. F. ) Benth ex Hook. F.[Asclepias wlubils L.f.;Wattakaka wlubilis(l.f.)Stapf]
原形态
粗壮大藤本。茎具皮孔。枝条具小瘤状突起。叶对生;叶柄长2.5-6cm;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8-15cm,宽5-12cm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截形或浅心形,几无毛。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;倒垂;花萼裂片5,外面被柔毛,骨面有腺体多个;花冠黄绿色,夜吐清香,裂征5裂,宽卵形;副花冠裂片着生于雄蕊背面,肉质膨胀;花粉块每室1个,直立;子房具疏柔毛,花柱短,柱头先端具圆锥状突起。蓇葖果披针状圆柱形,长达12cm,直径约3cm,外果皮被白粉,具皱纹棱条。种子宽卵形,扁平,有薄边长达1.2cm宽约6mm,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,长达4.5cm。花期4-9月,果期7-12月。0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海南、云南和贵州。
化学成分
从种子中分离得到南山藤皂甙元(drevo-genin)A、B、D、P[1-4]。从茎中分离得到南山藤甙(dregoside)A[5]和南山藤属甙(dregeoside)AP1、Ao1、 Aa1、 A11、 C11、 Kp1、 Ka1、 H、 Dp1、 Da1、 Gp1、 Ga1[6-7],其中南山藤属甙Ap1和Ao1具搞癌活性。从根中分离得到α-甲基茯苓双糖甙(α-methylpachybioside),α-甲基牙节双糖甙(α-methyldredehongbioside)[8]。
性味
辛;苦;凉
归经
肺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;除湿;止痛;清热和胃。主感冒;风湿关节痛;腰痛;妊娠呕吐;食管癌;胃癌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30g;或研粉,每次3g每日2-3次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治感冒,支气管炎、胃痛、妊娠呕吐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裕民贝母
- 岗梅根
- 香胶木
- 独叶一枝枪
- 刺糖
- 洋地黄
- 夏至草
- 母猪菜
- 鲈鱼
- 黄茶根
- 通骨消茎叶
- 栀子花根
- 白毛藤
- 冰草
- 白草莓
- 大花石上莲
- 大草乌
- 金堂葶苈
- 黑心蕨
- 安龙香科科
- 阳桃
- 向日葵壳
- 伞花绢毛菊
- 毛连菜
- 五叶壁藤
- 山姜花
- 脆蛇
- 假茼蒿
- 橘红珠
- 杉材
- 海南蒟
- 狗爪樟
- 毛蕊老鹳草
- 驴头
- 兔儿风
- 白木耳
- 桐根
- 黄缅桂
- 新裂耳蕨
- 琴唇万带兰
- 野芋
- 光叶水苏
- 羊蹄暗消
- 小地扭
- 萝芙木茎叶
- 虎尾兰
- 金盏草根
- 牛口涎
- 菘菜子
- 射干
- 蚕蛹
- 大叶鸡菊花
- 大叶楠根
- 万丈深
- 金樱根
- 茅栗仁
- 泡花子
- 天麻
- 羊屎果
- 新疆卫矛
- 冬瓜皮
- 肿柄菊叶
- 锈毛白枪杆
- 小悬钩子
- 黄毛耳草
- 六叶龙胆
- 佛杜树
- 花生衣
- 大白药
- 头花猪屎豆
- 大叶黄杨根
- 大管
- 花蝴蝶根
- 梨皮
- 树茭瓜
- 五味草
- 白紫草
- 凤冠草
- 山羊血
- 云南油杉
- 柠条花
- 啤酒酵母
- 海马
- 毛木树皮
- 橄榄
- 扶桑金星蕨
- 根辣
- 刺芫荽
- 红花龙胆
- 驴耳朵草
- 广枝仁
- 榈木
- 海参内脏
- 千金藤
- 毛葡萄叶
- 乌骨麻
- 接骨丹
- 巨藻
- 花姬蛙
- 通脱木花上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