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肠薯蓣
《中华本草》:马肠薯蓣
拼音注音
Mǎ Chánɡ Shǔ Yù
别名
三叶薯、野山薯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长圆柱形,不规则分枝,表皮黑褐色,粗糙,有时表皮块状剥离。茎左旋,有纵长条纹,常微带紫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常有3种类型:一是全株单叶,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;二是茎基部为单叶,中部以上为3-5中裂至全裂;再是全为3全裂至3小叶,被针形,长5-16cm,宽1.5-5cm,先端骤凸,基部较狭而圆钝,外侧小叶基部稍偏斜,斜卵形。花雌雄异株。雄花序穗状或总状,腋生,有时分枝,雄花单生或2-4朵簇生;花被紫色,先端6裂,开花时平展;雄蕊6,花药3大3小,开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。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。蒴果三棱形,基部较狭,每棱翅状,近半圆形,成熟后深棕色,有光泽;种子每室2枚,着生于每室中轴的中部,周围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薄翅。花期5-8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微寒;有毒
功能主治
解毒;散血;消肿。主痈疮;无名肿毒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苦碟子
- 狼喉靥
- 驴打滚儿草
- 岭南铁角蕨
- 石血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浙贝母
- 岩笋
- 苦刺
- 蛤蜊粉
- 尿桶弓
- 云南铁丝莲
- 杏子
- 白花铁线莲
- 溪荪
- 新木橿子
- 楠木
- 岗梅根
- 小红蒜
- 土白芨
- 春砂花
- 鼹鼠
- 白背枫
- 鲤鱼脂
- 膜缘木香
- 沙叶铁线莲
- 甘蔗滓
- 栝楼茎叶
- 山鸢尾
- 小过路黄
- 剪刀草
- 鸡蛋果
- 大刺儿菜
- 通花根
- 金丝梅
- 锦线镖
- 杨梅
- 大叶矶松
- 毛脉南蛇藤
- 篱栏子
- 黄草花
- 律草
- 鱼眼草
- 落地金钱
- 山茱萸
- 小金钱草
- 梧桐白皮
- 云苔草
- 狐头
- 印度菩提树皮
- 柑叶
- 紫堇花
- 斑叶兰
- 黄秦艽
- 柳兰叶风毛菊
- 双飞蝴蝶
- 水马桑
- 丹参
- 紫背天葵草
- 癞皮根
- 臭常山
- 鸡爪槭
- 鸡子黄
- 刺槐
- 砗磲
- 大鲵
- 草果药
- 红毛野海棠
- 垂丝卫矛果
- 豨莶
- 龟版
- 蒲黄滓
- 牡丹三七
- 树地瓜
- 金丝桃
- 水翁根
- 水稻清
- 透骨香根
- 广枣
- 柳屑
- 贴骨散
- 山佩兰
- 蛇鲻
- 山野芋
- 锯鲨卵
- 僵蚕
- 卵叶橐吾
- 红半边莲
- 蓝萼香茶菜
- 叶下花
- 小棕皮头
- 无患子
- 红丹参
- 大榆蘑
- 玉竹
- 腹水草
- 花椒
- 亮菌
- 龙葵根
- 山樱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