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肠薯蓣
《中华本草》:马肠薯蓣
拼音注音
Mǎ Chánɡ Shǔ Yù
别名
三叶薯、野山薯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长圆柱形,不规则分枝,表皮黑褐色,粗糙,有时表皮块状剥离。茎左旋,有纵长条纹,常微带紫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常有3种类型:一是全株单叶,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;二是茎基部为单叶,中部以上为3-5中裂至全裂;再是全为3全裂至3小叶,被针形,长5-16cm,宽1.5-5cm,先端骤凸,基部较狭而圆钝,外侧小叶基部稍偏斜,斜卵形。花雌雄异株。雄花序穗状或总状,腋生,有时分枝,雄花单生或2-4朵簇生;花被紫色,先端6裂,开花时平展;雄蕊6,花药3大3小,开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。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。蒴果三棱形,基部较狭,每棱翅状,近半圆形,成熟后深棕色,有光泽;种子每室2枚,着生于每室中轴的中部,周围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薄翅。花期5-8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微寒;有毒
功能主治
解毒;散血;消肿。主痈疮;无名肿毒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美脉藁本
- 马钱子粉
- 麦饭石
- 绵阳岩白菜
- 南方红豆杉
- 南方露珠草
- 鳗鲡鱼膏
- 麋脂
- 绵羊血
- 麻花
- 麻雀肉
- 南丹参
- 南木香
- 膜缘木香
- 马齿苋
- 鳗鲡
- 麋茸
- 玛瑙
- 米面蓊根
- 米麦麨
- 绵枣儿
- 绵毛马兜铃
- 麻糖风
- 南山藤
- 牡蛎肉
- 猫人参
- 良旺茶
- 红三七
- 牛扁
- 卡密
- 榔榆茎
- 昆布
- 玉叶金花
- 水毛花
- 山慈姑
- 厚叶旋蒴苣苔
- 土附子
- 黑蚂蚁
- 堇宝莲叶
- 荜茇根
- 无距耧斗菜
- 野扁豆
- 锦地罗
- 泡花树
- 篦梳剑
- 硬骨凌霄
- 毛果珍珠茅
- 野丹参
- 吴茱萸
- 黄花稔
- 紫背天葵草
- 矩圆石韦
- 黄颡鱼颊骨
- 水松皮
- 碱蓬
- 扭序花
- 筋骨散
- 辟汗草
- 黄背草苗
- 鱼肠草
- 紫花鱼灯草
- 黄连
- 蔓荆子叶
- 葱花
- 白果紫草
- 刺蓬花
- 冻绿叶
- 雁肪
- 黑龙串筋
- 桑根
- 广防己
- 羊角扭
- 山小橘
- 桂花跌打
- 胭脂花
- 酸枣肉
- 榕树
- 冷蕨
- 麻楝
- 铁线草
- 冬瓜皮
- 翅柄蓼
- 中华石龙尾
- 鸡根
- 狗骨
- 刺藦苓草
- 海蟑螂
- 石腊红
- 水晶兰
- 苦蘵
- 鹅绒藤
- 岩檀香
- 山白菊
- 散血莲
- 黑老虎
- 葛花
- 吹风藤
- 猕猴桃藤中汁
- 天目木兰
- 美人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