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肠薯蓣
《中华本草》:马肠薯蓣
拼音注音
Mǎ Chánɡ Shǔ Yù
别名
三叶薯、野山薯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长圆柱形,不规则分枝,表皮黑褐色,粗糙,有时表皮块状剥离。茎左旋,有纵长条纹,常微带紫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常有3种类型:一是全株单叶,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;二是茎基部为单叶,中部以上为3-5中裂至全裂;再是全为3全裂至3小叶,被针形,长5-16cm,宽1.5-5cm,先端骤凸,基部较狭而圆钝,外侧小叶基部稍偏斜,斜卵形。花雌雄异株。雄花序穗状或总状,腋生,有时分枝,雄花单生或2-4朵簇生;花被紫色,先端6裂,开花时平展;雄蕊6,花药3大3小,开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。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。蒴果三棱形,基部较狭,每棱翅状,近半圆形,成熟后深棕色,有光泽;种子每室2枚,着生于每室中轴的中部,周围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薄翅。花期5-8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微寒;有毒
功能主治
解毒;散血;消肿。主痈疮;无名肿毒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花地丁
- 红叶甘橿
- 九节风
- 鞘菝葜
- 密枝问荆
- 花叶狗牙七
- 三十六荡
- 斑鸠木
- 钓杆柴
- 黄花菜
- 荠菜子
- 苦荞头
- 大飞扬草
- 银箔
- 硬水黄连
- 蘘荷
- 两面刺
- 细齿叶柃
- 山莓
- 茯神木
- 圆柏果
- 槠子皮叶
- 猫眼睛
- 破牛膝
- 小叶薄荷
- 水八角莲
- 钩钱草
- 蓝花扁竹
- 人血七
- 赤甲红
- 萝芒树皮
- 醉鱼草花
- 牛心茄子
- 金针菜
- 铁海棠
- 鹅管石
- 小三棵针
- 川贝母
- 南天仙子
- 虎尾兰根
- 双肾草
- 三品一枝花
- 龙珠
- 苏木蓝
- 苎麻梗
- 破骨风
- 鹳骨
- 冬里麻
- 光叶密花豆
- 泥炭藓
- 亮光菜
- 山矾花
- 光慈姑
- 楮实子
- 大叶鸡菊花
- 蜈蚣草
- 大泡通皮
- 葛枣
- 矮脚苦蒿
- 绿百合
- 螃蟹七
- 独一味
- 红藤蓼
- 西藏凹乳芹根
- 鲨鱼肉
- 番杏
- 水鳖
- 小叶爱楠
- 沙枣胶
- 牡蛎肉
- 毛贯众
- 海燕
- 酸模叶橐吾
- 红香藤
- 烟锅草
- 老蜗生
- 小棕皮头
- 川楝子
- 大画眉草花
- 隔山撬
- 茯苓皮
- 小金钱草
- 伞形梅笠草
- 龙舌箭
- 青竹标根
- 土大黄
- 落花生
- 三升米
- 鸭嘴癀
- 三角叶冷水花
- 长叶紫珠
- 地锦槭
- 吉笼草
- 牡丹三七
- 飞天蠄蟧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蟹
- 地牯牛
- 赛番红花
- 银灰旋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