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蜂子
《中华本草》:蜜蜂子
拼音注音
Mì Fēnɡ Zǐ
别名
蜂子
英文名
Bee Larva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;1.《日华子本草》:蜂子,食之者,须以冬瓜及苦荬、生姜、紫苏以制其毒也。2.《本草图经》:蜂子,在蜜脾中,如蛹而白色。凡用蜂子,并取头足未成者佳。3.《纲目》:蜂子,古人以充馔品,故《本经》、《别录》着其功效,而《圣济总录》治大风疾兼用诸蜂子,盖亦足阳明、太阴之药也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未成熟幼虫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pis cerana Fabr采收和储藏:在养蜂季节从蜂巢中取出幼虫。
原形态
1.中华蜜蜂,蜂群由工蜂、蜂王及雄蜂组成。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。头略呈三角形。胸部3节。翅2对,膜质透明。足3对,有采集花粉的构造。腹部圆锥状,有毒腺和螫针。腹下有蜡板4 对,内有蜡腺,分泌蜡质。蜂王体最大,翅短小,腹部特长,生殖器发达,专营生殖产卵。雄蜂较工蜂稍大,头呈球形,尾无毒腺和螫针,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,腹无蜡板及蜡腺。2.意大利蜜蜂,体似中华蜜蜂,但较之为大。
生境分布
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蛹状物,长约15mm,直径约5mm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;解毒;杀虫;通乳。主头风;麻风;丹毒;风疹;虫积腹痛;带下;产后乳少
用法用量
内服:炒炙研末,1-2g。
注意
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畏黄共芩、芍药、牡蛎。”2.《蜀本草》:“畏白前。”
复方
治大风疠疾,眉毛堕落,皮肉已烂成疮者:蜜蜂子、胡蜂子、黄蜂子(并炒)各一分,白花蛇、乌蛇(并酒浸去皮、骨,炙干)、全蝎(去土,炒)、白僵蚕(炒)各一两,地龙(去土,炒)半两,蝎虎(全用,炒)、赤足娱蚣(全者,炒)各十五枚,丹砂一两,雄黄(醋熬)一分,龙脑半钱。为末。每服一钱匕,温蜜汤调下,日三、五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》:主风头,补虚羸伤中。2.《别录》:主心腹痛,大人小儿腹中五虫口吐出者,面目黄。3.《本草拾遗》:主丹毒,风疹,腹内留热,大小便涩,去浮血,妇人带下,下乳汁。4.《纲目》:治大风疠疾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蜜蜂子
拼音注音
Mì Fēnɡ Zǐ
别名
蜂子(《本经》)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的幼虫。
性味
甘,平。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②《别录》:"微寒,无毒。"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凉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祛风,解毒,杀虫。治头风,麻风,丹毒,风疹,虫积腹痛,妇女带下。
①《本经》:"主风头,补虚羸伤中。"
②《别录》:"主心腹痛,大人小儿腹中五虫口吐出者,面目黄。"
③《本草拾遗》:"主丹毒,风疹,腹内留热,大小便涩,去浮血,妇人带下,下乳汁。"
④《纲目》:"治大风疠疾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炒炙或研末。
注意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畏黄芩、芍药、牡蛎。"
②《蜀本草》:"畏白前。"
复方
治大风疠疾,眉毛堕落,皮肉已烂成疮者:蜜蜂子、胡蜂子、黄蜂子(并炒)各一分,白花蛇、乌蛇(并酒浸去皮、骨,炙干)、全蝎(去土,炒)、白僵蚕(炒)各一两,地龙(去土,炒)半两,蝎虎(全用,炒)、赤足蜈蚣(全者,炒)各十五枚,丹砂一两,雄黄(醋熬)一分,龙脑半钱。为末。每服一钱匕,温蜜汤调下,日三、五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球衣藻
- 铁破锣
- 朱砂莲
- 鹿筋
- 木绣球茎
- 卷耳
- 白花菜根
- 索骨丹
- 树火麻
- 矮子常山
- 狗宝
- 白沙蒿
- 大果巴戟
- 石上莲
- 莿(木冬)
- 白饭豆
- 野茄树
- 生漆
- 鸭脚木
- 乌蔹莓
- 矮杨梅果
- 珍珠风子
- 蔓荆子叶
- 笔筒草
- 象胆
- 铁灯兔耳风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大石韦
- 大肺筋草
- 黄麻梗虫
- 八角茴香
- 水蓼根
- 野葱
- 獭子树
- 毛葡萄
- 角蒿
- 鹰爪花根
- 十大功劳根
- 棣棠花
- 铜锤草根
- 钻天杨
- 三叉苦
- 鬼灯笼
- 翻天红
- 白椴
- 臭蒿
- 漆树皮
- 长筒马先蒿
- 红管药
- 黄山鳞毛蕨根
- 西藏土连翘
- 獾油
- 早禾树
- 香蕈
- 山郎木叶
- 紫茉莉子
- 三花枪刀药
- 南瓜瓤
- 山鸡腿
- 漆子
- 巴山虎
- 野蘑菇
- 蓝布正
- 石寄生
- 鬼目
- 麻疯树
- 山椒根
- 虎石头
- 狐心
- 毒蛆草
- 白头翁茎叶
- 海蓬子
- 牛心茄子
- 越瓜
- 紫苏
- 野高粱
- 火腿
- 赛繁缕
- 东廧子
- 白鹇
- 橡实壳
- 金钟花
- 壮筋草
- 笔仔草
- 龟版胶
- 玉米油
- 金不换
- 九倒生
- 马银花
- 垂丝海棠
- 豹肉
- 苦碟子
- 香椿子
- 刺果藤仲
- 纤花千金藤
- 仙桃草
- 黄颔蛇骨
- 重楼
- 锅铲叶
- 粘毛鼠尾草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