扭子菜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扭子菜
拼音注音
Niǔ Zǐ Cài
来源
桔梗科扭子菜Heterocodon brevipes (Hemsl.)Hand.-Mazz. et Nannf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微甘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,止咳。主治高热,咳嗽。
用法用量
全草1两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扭子菜
拼音注音
Niǔ Zǐ Cài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桔梗科植物扭子菜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扭子菜,又名:异钟花。
纤细匍匐状草本,长20~40厘米。茎绿色,纤细,径约2毫米,具纵棱,有分枝。3小叶聚生,有短柄,中间的叶片较大,柄亦较长;叶片卵形,长5~10毫米,宽4~9毫米,先端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边缘有粗锯齿。花小,长约5毫米,腋生,无柄;萼5裂,裂片近三角形,复3裂,基部与子房贴生;花冠白色,或淡紫色,5裂,子房半下位。蒴果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路旁潮湿地。分布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甘、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止咳。
复方
①治咳嗽:扭子菜一两,煨水服。
②退高烧:扭子菜一把,煨水服。
③治白口疮或口匿:扭子菜适量,捣绒,兑淘米水,用棉花蘸水洗口腔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扭子菜
拼音注音
Niǔ Zǐ Cài
英文名
all-grass of Shortstalk Heterocodon
出处
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桔梗科植物同种花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mocodon breuipes (Hemsl.) Hong [Heterocodon breuipes (Hemsl. Jamd.- Mazz. Et Nannf.; Wahlenbergia breuipes Hemsl.]
采收和储藏:春夏季采收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mocodon breuipes (Hemsl.) Hong [Heterocodon breuipes (Hemsl. Jamd.- Mazz. Et Nannf.; Wahlenbergia breuipes Hemsl.]
采收和储藏:春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同种花 一年生匍匐草本,长达50cm。全株无毛。无地下根状茎。茎细长,有3条纵翅,主茎腋间有极短的分枝,上生叶数片,似簇生。叶互生;具长2-9mm的叶柄;呀片三角状圆形或卵圆形,长宽7-12mm,先端急尖,基部近于平截,边缘具尖锯齿。花无梗,花全长仅5mm;花萼筒部卵状,长1-1.5mm,裂片狭三角形,长2mm,有一对狭长齿;花冠白色、淡蓝色、淡紫色,管状钟形,长3.5mm,深裂略过半,裂片条状长圆形;花丝长1mm,花药狭长;花柱与花冠近等长。果实卵圆形,长约2.5mm,果实薄,有种子数颗。种子棕褐色,长0.7mm。花、果期4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900m的沟边、林下、灌丛及山坡草地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部、贵州西南部及云南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部、贵州西南部及云南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;止咳。主肺热咳嗽;发热;口腔糜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水浸,蘸洗口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甘草
- 苦刺
- 大肺经草
- 瘦风轮
- 五龙皮
- 舒戛千里光
- 薯良
- 水毛花
- 竹节人参叶
- 大扁竹兰
- 糖橘红
- 僵蚕
- 鹿筋
- 猴楠
- 山苏子根
- 鸟不企叶
- 雉
- 水飞蓟
- 苜蓿根
- 榧根皮
- 硬质早熟禾
- 赛金刚
- 兔耳草
- 大叶骨牌草
- 海木
- 吊岩风
- 一朵云叶
- 白花铁线莲
- 排草香
- 喜树皮
- 海松子
- 马比木
- 一匹草
- 三消草
- 绿玉树
- 栝楼皮
- 藏三七
- 苋实
- 狗舌草
- 水蛭
- 树茭瓜果
- 饭团藤
- 小倒钩藤
- 酢浆草
- 砗磲
- 独行千里
- 石斛
- 地黄花
- 水枇杷
- 海金沙
- 箭杆风
- 小红藤
- 红娘子
- 水田碎米荠
- 柳絮
- 楼梯草
- 猫爪子
- 海桐花
- 白龙穿彩
- 九香虫
- 墓头回
- 大千生
- 大叶醉鱼草
- 蛇疙瘩
- 红管药
- 打火草
- 南方六道木
- 曼陀罗子
- 散血莲
- 蜣螂
- 新疆一支蒿
- 黑豆衣
- 野漆树根
- 马尾伸筋
- 使君子叶
- 叶子花
- 木槿子
- 岩檀香
- 叶下花
- 四大天王
- 百部
- 草本三角枫
- 勒马回
- 大叶凤仙花
- 地红子根
- 小果栀子
- 六方藤
- 中华石楠
- 楸子
- 钱针万线草
- 胡萝卜子
- 红蓝地花
- 多茎野豌豆
- 刺楸茎
- 龟甲
- 刺龙牙
- 十大功劳根
- 豆腐
- 飘带草
- 甘露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