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防己
《中国药典》:广防己
拼音注音
Guǎnɡ Fánɡ Jǐ
英文名
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
来源
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.C.Wu ex L.D. Chou et S.M. Hwang 的干燥根。秋、冬二季采挖,洗净,切段,粗根纵切两瓣,晒干。
形状
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,略弯曲,长6~18cm,直径1.5~4.5cm。表面灰棕色,粗糙,有纵沟纹;除去粗皮的呈淡黄色,有刀刮的痕迹。体重,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粉性,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纹理。无臭,味苦。
性味
苦、辛、寒。
鉴别
(1) 本品横切面:木栓层为10~15列细胞。栓内层为3~5列细胞。石细胞环带与栓内层连接,其下有多列薄壁细胞。韧皮部射线宽广;筛管群皱缩;有少数石细胞散在。形成层环不甚明显。木质部射线宽20~30余列细胞;导管较大,直径45~220μm;木纤维束位于导管旁,纤维直径约20μm,壁较厚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,有的含草酸钙簇晶。
(2) 取本品粉末3g,加乙醇50ml,加热回流1小时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广防己对照药材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马兜铃酸对照品,加甲醇-丙酮(9:1) 的混合溶液,超声处理15分钟,制成每1ml含0.2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,以甲苯-醋酸乙酯-甲醇-甲酸(20:10:1:1)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(365nm) 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条斑。
炮制
除去杂质及粗皮,稍浸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归经
归膀胱、肺经。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,清热利水。用于湿热身痛,风湿痹痛,下肢水肿,小便不利。
用法用量
4.5~9g。
贮藏
置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广防己
拼音注音
Guǎnɡ Fánɡ Jǐ
别名
木防己、防己、水防己、百银头、藤防己、黑蛇胆。
英文名
root of Fangchi
来源
药材基源: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已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stolochia fangchi Y.C.Wu ex L.D.Chow et S.M.Hwang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切段,粗者纵剖为两半,晒干。
原形态
广防己 多年生攀援藤本,长达3-4cm。根部粗大,圆柱形,栓皮发达。茎细长少分枝,灰褐色或棕黑色,密生褐色绒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4cm,密生褐色绒毛;叶处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3-17cm,宽2-6cm,先端渐尖或钝,基部心形或圆形,全缘,幼时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,后渐脱落,老时质稍厚,主脉3条,基出。花单生于叶腋;花梗长约1-2cm,被棕色短毛,花被筒状,长约5cm,紫色,上有黄色小斑点,舷部不分裂。平展,中部收缩成管状,略弯曲,外面被毛;雄蕊6,附于柱头裂片的外面,组成合蕊柱,花丝几无或甚短;柱头3裂。蒴果;种子多数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密林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成半圆柱形,略弯曲,弯曲处有深横沟,长6-20cm,直径1.5-3cm。表面棕色,栓皮较厚,粗糙,有凹陷的轮线痕及横缺裂;刮去栓皮者表面灰黄色,较光滑。纵剖面灰白色或淡棕黄色,夹杂浅棕色的纵向、横向或弯曲的线纹。质硬,不易折断,断面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纹理。气徽,味微苦而温。[br]以块大.粗细均匀,粉性大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为10余列木柱细胞。皮层窄;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;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。韧皮部较宽,初皮射线宽广,有石细胞及草酸钙簇晶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导管束向外作2歧或多歧分叉;木纤维成束;木射线宽,偶见簇晶及石细胞。中央有异型维管束,木质部位于外方,韧皮部位于内方。本品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。
化学成分
含马兜铃酸(aristolochic acid)I,马兜铃内酰胶(aristololactam),尿囊素(allantoin),木兰花碱(magnoflorine)和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。广东肇庆产防已中马兜铃酸I平均含量为0.13%-0.15%,广东清远产为0.21%-0.24%,广西产为0.7%。
性味
苦、辛、寒
鉴别
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粉末2g,加甲醇10ml,加热回流20min,滤过。取滤液。1ml,加0.4% 2,4二硝基苯肼溶液5滴,生成橘红色浑浊或沉淀。(检查酮类化合物)另取滤液1ml,蒸干,残渣加水lml,微热使溶解,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lml,加热10min,生成砖红色沉淀。(检查还原糖)(2)取本品乙醇提取液4-5滴于试管中,加热挥去乙醇,加入新鲜配制的5%硫酸亚铁溶液1ml溶解,加入1.5mlol/L硫酸1滴及2mol/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lml,立即塞好试管,并加以振摇,在1min内沉淀由淡绿色变为红棕色。(检查马兜铃酸类)(3)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3g,加乙醇50ml,置水浴上加热回流lh,滤过。滤液蒸干,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马兜铃酸对照品,加甲醇-丙酮(9:1)的混合溶液,超声处理15min,制成每lml含0.2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,以甲苯-醋酸乙酯-甲醇-甲酸(2O:1O:l:l)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分别置目光及紫外光灯(365u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分别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条斑。品质标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5年版规定: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马兜铃酸(C17H11NO7)不得少于0.1%。
炮制
除去杂质及粗皮,稍浸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归经
归膀胱、肺经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,清热利水。主湿热身痛,风湿痹痛,下肢水肿,小便不利.脚气肿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肠,4.5-9g。
临床应用
用于湿热身痛,风湿痹痛,下肢水肿,小便不利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广防己
拼音注音
Guǎnɡ Fánɡ Jǐ
别名
滇防己、木防己、百解头
英文名
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
来源
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.C. Wuex L.D. Chow etS.M.Hwang的根。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、切段,粗根纵切两瓣,晒干。
原形态
木质藤本。茎污黄色,幼枝密生竭色茸毛。叶互生,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6~12cm,宽3~4cm,下面密被褐色茸毛;叶柄被褐色茸毛。总状花序有花1~3朵,紫色,花被外被竭色茸毛,下部管状,略弯曲,上部喇叭状,先端3浅裂,有黄色斑点;雄蕊6,贴生于花柱体周围;子房下位。蒴果椭圆形。花期3~5月,果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疏林中。主产广东、广西。
形状
根圆柱形,或对半剖成半圆柱形,梢弯曲,长8~20cm,直径3~6cm。表面灰棕色,栓皮厚,粗糙。多纵皱纹,弯曲处有深横沟,刮去外皮露出灰黄色皮部;剖开面导管束易成刺片剥下。质坚硬,横切面略粉性,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。味苦。
化学成分
含木兰碱(magnoflorine)、马兜铃内酰胺(aris-tolactam)、马兜铃酸A、B、C、(aristolochic acid A,B,C)、尿囊素(allantoin)及β-谷甾醇等。
性味
性大寒,味苦、辛。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,清热利水,用于湿热身痛、下肢水肿、小便不利、风湿痹痛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广防己
拼音注音
Guǎnɡ Fánɡ Jǐ
别名
木防己、藤防己、防己(广西、广东),大痧药
来源
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Wu,以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攀援性草本,长可达4米。根粗壮,圆柱形,常弯曲,外皮灰棕色,栓皮发达。茎细长而少分枝,密被灰褐色或黄棕色茸毛。叶互生,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~15厘米,宽2~5厘米,先端渐尖或钝状,基部近圆形或心形,全缘,嫩叶密被灰褐色茸毛,后渐脱落,老叶厚而无毛。夏季叶腋开紫色喇叭状花,单生;花被管基部膨大,向上至约1/3处作回转曲折,形如烟斗,顶端平展成一长圆形完整不裂的花被片,中央有小管孔;雄蕊6个,贴生于柱头外面;子房下位,6室,柱头3裂。蒴果具多数种子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丛林中。主产于广西、广东等省区。
化学成分
根含木防己素甲(mufongchin A, C[XB]32[/XB]H[XB]24[/XB]O[XB]13[/XB]N[XB]2[/XB])、木防己素乙(mufongchin B, C[XB]14[/XB]H[XB]22[/XB]O[XB]11[/XB]N[XB]14[/XB])、木防己素丙(mufongchin C, C[XB]18[/XB]H[XB]21[/XB]O[XB]10[/XB])及黑褐色结晶木防己素丁。
性味
苦、辛,寒。
功能主治
祛风清热,利水消肿。主治:风湿性关节炎,高血压病,肾炎水肿,膀胱炎,小便不利。
用法用量
2~5钱。
复方
1、身痛、关节痛:广防己3钱,威灵仙4钱,蚕沙3钱,鸡血藤5钱,水煎服。
2、水肿、小便不利:防己、黄芪各3钱,白术2两,甘草1钱,生姜2钱,大枣3枚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猪脾
- 柃木
- 刺苞南蛇藤
- 短叶蹄盖蕨
- 紫藤子
- 鄂豆根
- 华泽兰
- 蛇莓
- 牛筋刺寄生
- 紫玉簪
- 鱼鳞甲
- 黄金线
- 赤阳子
- 胆木
- 钻天杨
- 赤翅蜂
- 宽唇神香草
- 绛梨木叶
- 蕹菜根
- 枸杞子
- 青荚叶茎髓
- 矮叶书带蕨
- 紫苏梗
- 糯米
- 榕树胶汁
- 牛含水
- 茸草
- 蘘荷花
- 柞木
- 水麻tiao
- 泡花树
- 屈头鸡根
- 东北桤木
- 水黄杨木
- 龙胆地丁
- 黄栌根
- 风兰
- 文竹
- 车前状垂头菊
- 广藤根
- 长叶水麻
- 山蜘蛛
- 菥蓂
- 姜石
- 蕲蛇
- 鱼寄生
- 量天尺花
- 香面叶
- 羽裂盾蕨
- 银边吊兰
- 对叉疔药
- 球花紫云英
- 梅叶
- 苦瓜藤
- 四季素馨花
- 白松塔
- 驼乳
- 鲨鱼骨
- 铁篱笆
- 酸水草
- 黍根
- 通光散
- 酸藤果
- 鳝鱼皮
- 葵花大蓟
- 铁马豆
- 蛇迷草
- 鹈鹕脂油
- 鳝鱼
- 鳝鱼血
- 鳝鱼骨
- 鼠尾草
- 屎咕咕
- 亚麻子
- 蜀葵子
- 蜀葵根
- 不凋木
- 铁篱巴果
- 毛叶柿叶
- 贴骨散
- 铁罗伞
- 蛇藤
- 铜骨七
- 鼍甲
- 铁蚂蟥
- 铁
- 蛇胆
- 铜罗伞
- 酸枣仁
- 铁树花
- 铁棒锤茎叶
- 铁海棠花
- 蛇婆子
- 鼍肉
- 通骨消
- 驱虫斑鸠菊
- 栲栗
- 铁线莲
- 铜锤草
- 长盖铁线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