蝮蛇皮
《中华本草》:蝮蛇皮
拼音注音
Fù Shé Pí
英文名
Pallas pit viper skin
出处
出自《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蝰科动物蝮蛇的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gkistrodon halys (Pallas)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捕捉后,取其皮烘干。
原形态
蝮蛇,全长60cm左右。头略呈三角形,与颈区分明显,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,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,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,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,略呈星状;腹面灰白,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。鼻间鳞宽短,排成“∧”形;眶前鳞2,眶后鳞2(3),眶璨来新月形,颞鳞2+4(3);上唇鳞2-1-4(2-1-3、3-1-4)式。背鳞21(23)-21-17(15)行,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;腹鳞137-173,肛鳞完整;尾下鳞29-54对,少数为单行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于平原、丘陵及山地,活动于稻田、耕作区、草地以及住宅附近。以鱼、蛙、鸟、鼠等为食。资源分布: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。
性味
甘;咸;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;攻毒;止痒。主疔肿;恶疮;骨疽;疥癣;皮肤瘙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研末;或烧灰存性敷。
各家论述
《唐本草》:皮灰,疗疔肿,恶疮,骨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蝮蛇皮
拼音注音
Fù Shé Pí
出处
《唐本草》
来源
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皮。
功能主治
《唐本草》:"皮灰,疗疔肿,恶疮,骨疽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雨蛙
- 菠菜子
- 青皮
- 青蒿子
- 白花穿心莲
- 雀舌草
- 鸢脚爪
- 青皮树
- 麒麟尾
- 黔羊蹄甲
- 捆仙丝
- 鸢油
- 豹子眼睛果
- 青鱼枕
- 雅丽千金藤
- 蓖麻
- 香椿
- 篦齿蒿
- 铅
- 鸭头
- 黄金菊根
- 背花疮
- 豹药藤
- 香圆子
- 香港四照花
- 笔筒草
- 青藏虎耳草
- 翡翠
- 橄榄
- 苞蔷薇根
- 芭茅果
- 鱼脑石
- 睡菜
- 鱼草
- 青鱼胆草
- 黑根药
- 蝮蛇胆
- 倒爪草
- 鼋甲
- 猕猴桃根
- 鼻涕果
- 舞草
- 鞘菝葜
- 蜂蜜
- 荜澄茄
- 鲃鱼
- 雪里开
- 鮧鱼
- 黑骨蕨
- 鸭肫衣
- 补骨脂
- 粉叶地锦
- 鹰爪枫
- 鱼狗
- 辐射石豆兰
- 风箱树
- 冰糖
- 鹰嘴爪
- 香唐松草
- 青竹标
- 香皮树
- 香橼根
- 紫金砂
- 长毛风毛菊
- 紫金龙
- 紫铜矿
- 装饰卷柏
- 走马风
- 茱苓草
- 走马胎
- 雉
- 鲻鱼
- 自来血
- 自扣草
- 蒸饼
- 蚱蜢
- 雉尾
- 鹧鸪菜
- 追骨风
- 长毛香科科
- 苎麻皮
- 莲房
- 梅叶
- 鳝鱼骨
- 黄断肠草
- 土牡蛎
- 金刚刺
- 枫香树根
- 亮叶冬青
- 香槐
- 长松
- 芦子兰
- 翻白叶
- 白花菜
- 矩叶大青
- 合血香
- 银叶树
- 小叶眼树莲
- 倒提壶
- 苏铁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