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麻
《中华本草》:鸡麻
拼音注音
Jī Má
别名
双珠母
英文名
fruit of Black Jetbead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鸡麻的果实及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typos scandens (Thunb.) Makino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6-9月采果实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typos scandens (Thunb.) Makino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6-9月采果实,晒干。
原形态
鸡麻 落叶灌木,高0.5-2m,稀为3m。小枝紫褐色,嫩枝绿色,光滑。叶对生;叶柄长2-5mm,被疏柔毛;托叶膜质狭带形,被疏柔毛,不久脱落;叶片卵形长4-11cm,宽3-6cm,先端渐尖,基部;圆形至微心形,边缘有尖锐重锯齿,上面幼时被疏柔毛,后脱落几无毛,下面绢状柔毛,老时沿脉被疏柔毛。花两性;单花顶生于新梢上;花直径3-5cm;萼片4,卵状椭圆形,先端急尖,边缘有锐锯齿,外被稀疏绢状柔毛,副萼片4,细小,狭带形,比萼片短4-5倍;花瓣4,倒卵形,白色。核果1-4,斜椭圆形,长约8mm,黑色或褐色,光滑。花期4-5月。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800m山坡疏林中及山谷林下阴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补血,益肾。主血虚肾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临床应用
治血虚肾亏:鸡麻果实蒸五分钟,取出,用七至八钱,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,早晚空腹服;或用根一两,切片,水煎取汁,冲糖、酒,早晚空腹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鸡麻
拼音注音
Jī Má
别名
双珠母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鸡麻的果实及根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2~3米。茎直立,光滑,散生皮孔;小枝开展,无毛。叶对生,卵形至卵状矩圆形,长4~9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、圆形或截形,上面初有毛,后脱落,下面有黄白色绒毛,边缘有重锯齿;叶柄长3~5毫米,和花梗均有黄白色绒毛;托叶条形。花单生新枝顶端,径3~4厘米;萼筒短,裂片4,卵形,有锯齿,宿存,和4副萼互生;花瓣4,近圆形,白色;雄蕊多数;心皮4,子房上位。核果4,亮黑色,倒卵形,长7~8毫米,无毛。花期4~5月。果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疏林下及山谷沟边。分布辽宁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治血虚肾亏:鸡麻果实蒸五分钟,取出,用七至八钱,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,早晚空腹服;或用根一两,切片,水煎取汁,冲糖、酒,早晚空腹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团叶槲蕨
- 大火草根
- 苏木蓝
- 马槟榔
- 橘络
- 胡桐泪
- 绿萼梅
- 波缘假瘤蕨
- 黄桷树根疙瘩
- 牛奶树
- 山合香
- 苦壶卢子
- 剪夏罗
- 通骨消茎叶
- 小连翘
- 九眼独活
- 排钱草
- 麦冬
- 白车轴草
- 红母鸡草
- 红楠皮
- 藤梨根
- 柱果木榄叶
- 贝齿
- 金背枇杷
- 熊蕨根
- 一扫光
- 牛心果
- 榔榆茎
- 山高粱
- 雷公七
- 绿玉树
- 黄皮叶
- 白豆
- 长管香茶菜
- 飞天蠄蟧
- 贯众
- 鸡翎草
- 蜻蜓兰
- 木馒头
- 橘红珠
- 毛叶轮环藤
- 白花蛇头
- 高原鸢尾子
- 鲨鱼皮
- 木天蓼
- 春尖油
- 异叶青兰
- 象骨
- 野核桃油
- 枇杷木白皮
- 山豆根
- 辫子草根
- 白云瓜叶
- 矮脚苦蒿
- 光亮密网蕨
- 赛金刚
- 香花刺
- 八宝镇心丹
- 锡矿
- 鲎壳
- 老鼠耳
- 假葡萄
- 红血藤
- 檵花
- 皮袋香
- 野鸦椿根
- 地钱
- 还阳草
- 逆阿落
- 鸊鷉
- 红花
- 篱天剑
- 桃叶
- 牛蒡
- 海狸香
- 臭梧桐子
- 长白楤木
- 鱼眼草
- 铁树果
- 山姜
- 野草香
- 羊七莲
- 高山羊不吃
- 瓣蕊唐松草
- 天雄
- 滇南美登木
- 美丽桐
- 大叶云实
- 八角枫
- 石韦根
- 天文草
- 杏仁
- 新木姜子
- 华东瘤足蕨
- 萤火
- 老虎须
- 木姜子
- 大花剪秋罗
- 开口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