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麻
《中华本草》:鸡麻
拼音注音
Jī Má
别名
双珠母
英文名
fruit of Black Jetbead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鸡麻的果实及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typos scandens (Thunb.) Makino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6-9月采果实,晒干。
原形态
鸡麻 落叶灌木,高0.5-2m,稀为3m。小枝紫褐色,嫩枝绿色,光滑。叶对生;叶柄长2-5mm,被疏柔毛;托叶膜质狭带形,被疏柔毛,不久脱落;叶片卵形长4-11cm,宽3-6cm,先端渐尖,基部;圆形至微心形,边缘有尖锐重锯齿,上面幼时被疏柔毛,后脱落几无毛,下面绢状柔毛,老时沿脉被疏柔毛。花两性;单花顶生于新梢上;花直径3-5cm;萼片4,卵状椭圆形,先端急尖,边缘有锐锯齿,外被稀疏绢状柔毛,副萼片4,细小,狭带形,比萼片短4-5倍;花瓣4,倒卵形,白色。核果1-4,斜椭圆形,长约8mm,黑色或褐色,光滑。花期4-5月。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800m山坡疏林中及山谷林下阴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补血,益肾。主血虚肾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临床应用
治血虚肾亏:鸡麻果实蒸五分钟,取出,用七至八钱,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,早晚空腹服;或用根一两,切片,水煎取汁,冲糖、酒,早晚空腹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鸡麻
拼音注音
Jī Má
别名
双珠母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鸡麻的果实及根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2~3米。茎直立,光滑,散生皮孔;小枝开展,无毛。叶对生,卵形至卵状矩圆形,长4~9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、圆形或截形,上面初有毛,后脱落,下面有黄白色绒毛,边缘有重锯齿;叶柄长3~5毫米,和花梗均有黄白色绒毛;托叶条形。花单生新枝顶端,径3~4厘米;萼筒短,裂片4,卵形,有锯齿,宿存,和4副萼互生;花瓣4,近圆形,白色;雄蕊多数;心皮4,子房上位。核果4,亮黑色,倒卵形,长7~8毫米,无毛。花期4~5月。果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疏林下及山谷沟边。分布辽宁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治血虚肾亏:鸡麻果实蒸五分钟,取出,用七至八钱,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,早晚空腹服;或用根一两,切片,水煎取汁,冲糖、酒,早晚空腹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水月季
- 风箱树花
- 鞭打绣球
- 苦楝寄生
- 簇生卷耳
- 长柄蕗蕨
- 粗叶悬钩子
- 风箱树叶
- 无患树蔃
- 黄蜀葵茎
- 无柄卫矛
- 麻叶绣球果
- 香木菌桂
- 篦子舒筋草
- 无患子树皮
- 绒仙人球
- 风箱树根
- 斯里兰卡肉桂
- 马边绣球
- 雄鸡口涎
- 波缘楤木
- 赤腹松鼠
- 榕树胶汁
- 无粉报春
- 无风自动草
- 香毛草
- 翻天红
- 昆明鸡血藤根
- 豌豆七根
- 阔叶石韦
- 无患树皮
- 香豆蔻
- 鞭叶耳蕨
- 粗叶卷柏
- 芙蓉菊根
- 蜈蚣旗根
- 绒白乳菇
- 梧桐白皮
- 竹节三七
- 苍白秤钩风
- 长瓣马铃苣苔
- 长管香茶菜
- 长梗千里光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长柄秋海棠
- 无腺白叶莓
- 长叶柄野扇花
- 马皮
- 赤杨
- 蒲桃
- 鳆鱼
- 豹肉
- 香茹
- 雪参
- 薇籽
- 鳕鱼
- 黑脂麻
- 芭茅果
- 麻疯树
- 紫柚木
- 苍白过路黄
- 指天椒
- 长果山橙
- 黄连花
- 雪上一枝蒿
- 醋栗
- 棵麻
- 糙苏
- 覆盆子根
- 飞天蠄蟧
- 网脉橐吾
- 鸱肉
- 蝙蝠
- 蕤仁
- 核桃楸皮
- 蓬莱葛
- 艾纳香
- 菩提香
- 铺地罗伞
- 醋糟
- 软枣子
- 鳖甲胶
- 鼻烟
- 鷩雉
- 王母钗
- 胡麻花
- 蝮蛇脂
- 楹树
- 麻羊藤
- 鱼香根
- 飞蛾藤
- 黄花忍冬
- 黄麻
- 三对叶丹参
- 大独脚金
- 短萼蜂斗草
- 肥皂核
- 金纽子
- 雷丸
- 冬瓜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