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爪乌
《中华本草》:鸡爪乌
拼音注音
Jī Zhuǎ Wū
别名
细草乌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志茛科植物康定翠雀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.[D.soonmingense Chen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挖茎叶、须根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康定翠雀花,多年生草本。茎高30-80cm,密被反曲贴伏的短柔毛,上部分枝。基生叶在开花时常枯萎,茎下部叶有长柄;叶柄长5.5-17.5cm,密被反曲贴伏的短柔毛;叶片五角形或近圆形,长3.2-6.2cm,宽4.5-8.5c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菱形,二至三回近羽状细裂,小裂片披针状三角形,或披针状线形,宽1.5-4mm,侧全裂片斜扇形,2深裂至近基部,上面被短伏毛,下面被长柔毛。总状花序有花3-12朵,呈伞房状排列;苞片线形;花梗长3-7.5cm,密被的曲短柔毛,常混生腺毛;小苞片生于花梗梗长3-7.5cm,密被反曲短柔毛,常混生腺毛;小苞片生于花梗近中部,长3-3.5mm;花两怀,两侧对称;萼片5,椭圆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,长1-1.2cm,深紫蓝色,外面有短柔毛,内面无毛,距长2-2.5cm;花瓣2,蓝色,无毛,先端圆形;退化雄蕊2,蓝色,瓣片宽倒卵一菜,先端不裂或微凹,腹面有黄色髯毛;雄蕊多数,被短毛或无毛;心皮3,密被短柔毛。蓇葖果长约1.2cm。种子倒卵状四面体形,长约1.5mm沿棱有狭翅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生活费拔2300-3250m的山地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根圆锥形或长圆锥形,长1-7.5cm,直径1-5mm。表面黑褐色,有纵纹及须根痕,有的表皮脱落,露出棕色纤维;根头残留纤维状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黄色。气微,味苦。
化学成分
康定翠雀花根含康丁翟 雀碱(tatsiensine),去乙酰多态飞燕草碱(deacetylambiguine),布氏以雀花碱(browniine),硬飞燕草次碱(delsoine)。核替生酮(hetisinone),布氏翠雀花碱(browniine),硬飞燕草次碱(delcosine),核替生酮(hetisinone),核替生(hetisine),狼毒乌头碱(lycoctonine),洋翠雀康宁(ajaconine),康宁翠雀宁(tatsinine),翠雀它星(deltatsine),康定翠雀定(tatsidine),康定翠雀任(tatsirine),网果翠雀碱(dictysine),翠雀拉亭(delelatine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热;有毒
功能主治
温中止痛。主腹中冷痛;劳伤筋骨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0.3-0.6g,开水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鹭肉
- 油鱼
- 大叶醉鱼草
- 桉树果
- 青羊参
- 大果卫矛
- 牛心果
- 牡鼠粪
- 乌鸦
- 九节风
- 黑草
- 毛黐头婆
- 小麦苗
- 波罗蜜树液
- 午时花
- 算盘子叶
- 十字苔草
- 獭肝
- 红车轴草
- 吉丁虫
- 纤花耳草
- 柱果木榄叶
- 长柄秋海棠
- 饱饭花
- 山楂木
- 泡泡草
- 连翘根
- 粘山药
- 伏牛花
- 白藨
- 逼血雷
- 鸭屎树
- 桦叶荚蒾
- 天山堇菜
- 地茄子
- 叶上花
- 贯众
- 鸡脚刺
- 方解石
- 生藤
- 西藏花椒
- 岩冬菜
- 牛鼻栓
- 乌尼参
- 栗壳
- 山蚂蝗
- 蘘荷子
- 青钱柳叶
- 蓖麻子
- 矮脚苦蒿
- 胡桃枝
- 艾片
- 骆驼肉
- 白花藤
- 凤冠草
- 五月茶
- 白前
- 鹿血
- 扒地蜈蚣
- 天竺黄
- 耳叶排草
- 瑞香狼毒
- 省沽油根
- 人参娃儿藤
- 直杆蓝桉叶
- 石串莲
- 青葙子
- 锥栗
- 鸱骨
- 山梅花
- 多穗石柯果
- 黄麻子
- 鹿肉
- 美商陆叶
- 滚龙草
- 金银花露
- 灰叶根
- 紫苏子
- 生漆
- 地枇杷
- 小漆树
- 广西十大功劳
- 簕欓
- 寒莓
- 刘寄奴
- 猪脑
- 小天蒜
- 白骨走马
- 豆列当
- 崖松
- 滇杠柳
- 玉蜀黍叶
- 刺楸树根
- 黄杞
- 蜂蜜
- 断线蕨
- 红粉
- 桂枝
- 巴豆叶
- 黄接骨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