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爪乌
《中华本草》:鸡爪乌
拼音注音
Jī Zhuǎ Wū
别名
细草乌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志茛科植物康定翠雀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.[D.soonmingense Chen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挖茎叶、须根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康定翠雀花,多年生草本。茎高30-80cm,密被反曲贴伏的短柔毛,上部分枝。基生叶在开花时常枯萎,茎下部叶有长柄;叶柄长5.5-17.5cm,密被反曲贴伏的短柔毛;叶片五角形或近圆形,长3.2-6.2cm,宽4.5-8.5c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菱形,二至三回近羽状细裂,小裂片披针状三角形,或披针状线形,宽1.5-4mm,侧全裂片斜扇形,2深裂至近基部,上面被短伏毛,下面被长柔毛。总状花序有花3-12朵,呈伞房状排列;苞片线形;花梗长3-7.5cm,密被的曲短柔毛,常混生腺毛;小苞片生于花梗梗长3-7.5cm,密被反曲短柔毛,常混生腺毛;小苞片生于花梗近中部,长3-3.5mm;花两怀,两侧对称;萼片5,椭圆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,长1-1.2cm,深紫蓝色,外面有短柔毛,内面无毛,距长2-2.5cm;花瓣2,蓝色,无毛,先端圆形;退化雄蕊2,蓝色,瓣片宽倒卵一菜,先端不裂或微凹,腹面有黄色髯毛;雄蕊多数,被短毛或无毛;心皮3,密被短柔毛。蓇葖果长约1.2cm。种子倒卵状四面体形,长约1.5mm沿棱有狭翅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生活费拔2300-3250m的山地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根圆锥形或长圆锥形,长1-7.5cm,直径1-5mm。表面黑褐色,有纵纹及须根痕,有的表皮脱落,露出棕色纤维;根头残留纤维状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黄色。气微,味苦。
化学成分
康定翠雀花根含康丁翟 雀碱(tatsiensine),去乙酰多态飞燕草碱(deacetylambiguine),布氏以雀花碱(browniine),硬飞燕草次碱(delsoine)。核替生酮(hetisinone),布氏翠雀花碱(browniine),硬飞燕草次碱(delcosine),核替生酮(hetisinone),核替生(hetisine),狼毒乌头碱(lycoctonine),洋翠雀康宁(ajaconine),康宁翠雀宁(tatsinine),翠雀它星(deltatsine),康定翠雀定(tatsidine),康定翠雀任(tatsirine),网果翠雀碱(dictysine),翠雀拉亭(delelatine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热;有毒
功能主治
温中止痛。主腹中冷痛;劳伤筋骨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0.3-0.6g,开水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盏草根
- 楤木根
- 鲫鱼脑
- 黄瘤孢
- 鸡雪莲
- 鸡骨柴叶
- 锯鲨胆
- 九龙根
- 金金棒
- 假葡萄
- 金线鱼
- 金线草根
- 假大薯
- 鸡翮羽
- 野核桃油
- 鸡肝散
- 鸡肫草
- 锦葵
- 托盘
- 鲫鱼子
- 鸡嗉子叶
- 鸡肚肠草
- 白背三七
- 假蒟子
- 鸡脚莲
- 井底泥
- 鸡翎草
- 鸡桑叶
- 番荔枝根
- 金粉蕨
- 麂肉
- 鸡腿蘑
- 鸭跖草
- 金钱白花蛇
- 鸡骨柴
- 九龙藤叶
- 假酸浆子
- 金石斛
- 榧螺
- 柘树果实
- 葛花
- 竹叶莲
- 鸡肠
- 九龙吐珠
- 柳絮
- 卷毛婆婆纳
- 金缕梅
- 假百合
- 鸡冠花
- 鸡油菌
- 鸡肠狼毒
- 鸡血
- 紫背天葵草根
- 蝮蛇骨
- 金花树
- 金钗凤尾蕨
- 九节菖蒲
- 金色狗尾草
- 鸡屎藤
- 鸡冠参
- 鸡内金
- 鸡骨菜
- 金鸡尾巴草根
- 金钱橘饼
- 金精石
- 鲛鲨白
- 龙虾
- 鸡胆
- 鸡子壳
- 腐沫
- 卷毛耳草
- 金线风
- 交翅木
- 鸡嗉子根
- 马蓼
- 鸡爪枝皮
- 鸡谷草
- 苦苣苔
- 水凤仙
- 金背枇杷花
- 金鱼藻
- 白鹤藤根
- 女萎
- 鲛鱼翅
- 黄杞
- 鸡蛋参
- 假山皮条
- 玉蜀黍叶
- 叶下花
- 山药
- 宝盖草
- 金龙胆草
- 鸡筋参
- 鸡脚参
- 海金沙
- 羌活鱼
- 树葫芦
- 球花紫云英
- 麻鱼肉
- 曼陀罗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