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墙风
《中华本草》:过墙风
拼音注音
Guò Qiánɡ Fēnɡ
别名
臭茉莉、臭牡丹、大枫叶、臭黄根、鬼点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尖齿臭茉莉带根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rndendrum lindleyi Decne. Ex Planc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尖齿臭茉莉 灌木,高0.5-3m。幼枝近四棱形,老枝近圆形,被短柔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2-11cm,被短柔毛;叶片纸质,宽卵形或心形,两面均被短柔毛,基部叶脉有数个盘状腺体,叶缘具不规则锯齿或波状齿。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,花密集;苞片多数,披针形,长2.5-4cm,被短柔毛、腺点及少数盘状体;花萼钟状,长1-1.5cm,亦密被柔毛和少数盘状腺体,萼齿5裂,线状披针形,长4-10mm;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,花冠管长2-3cm,裂片5,倒卵形,长5-7mm;雄蕊4,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;花柱长于雄蕊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5-6mm,熟时蓝黑色,由紫红色增大的宿萼所包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800m以下的山坡、路边、沟边或杂木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: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短段,长3-5cm,直径0.5-2.5cm,表面灰褐色至棕褐色,有白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。质坚实,断面黄白色,具不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。嗅之有不愉快感,味微甘、微苦。 以段块大小均匀、质坚实、不带地上茎者为佳。
性味
苦;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偏头痛;白带;子宫脱垂;湿疹;疮疡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干檀香
- 齿叶泥花草
- 杠香藤
- 藏山药
- 西南槐树
- 野茉莉
- 大草乌
- 蜂药
- 大九股牛
- 红背酸藤
- 糖茶藨
- 山海棠
- 大蓟
- 福建排草
- 虫牙药
- 苏木蓝
- 淡菜
- 山铁树叶
- 钝齿铃子香
- 虎牙
- 落葵
- 滇瑞香
- 豪猪肉
- 高山瓦韦
- 贯众
- 朴树
- 钻秆虫
- 骨把
- 疏叶香根芹
- 小罗伞
- 厚皮树
- 睡菜
- 疏叶当归
- 鷩雉
- 地肤子
- 猪血
- 猪胆
- 乌榄核
- 大砂仁
- 单根木
- 打碗花
- 大叶蛇泡簕
- 大叶黄杨叶
- 滇苦菜
- 枫杨
- 单花鸢尾
- 白草根
- 大地柏枝
- 大百解薯
- 冬瓜瓤
- 大叶樱叶
- 望月砂
- 海蚯蚓
- 白千层
- 江南地不容
- 石蔓藤
- 林背子
- 广金钱草
- 灵砂
- 白鹤灵芝
- 黄精
- 千层楼
- 黄荆
- 鲩鱼
- 多苞糙苏
- 沙叶铁线莲
- 蓝叶棵
- 仙人掌
- 小叶黑面叶
- 地绵绵
- 砂仁花
- 单刀根
- 瓜子莲
- 炉甘石
- 大树跌打
- 野藿香
- 顶果膜蕨
- 楮皮间白汁
- 貒膏
- 玛瑙
- 女金芦
- 秋木瓜
-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
- 鹿筋
- 接骨草
- 霜红藤
- 蛇胆
- 鲤鱼鳞
- 龙脷叶
- 鸭脚木叶
- 丝瓜子
- 石上瓜子菜
- 刺玫果
- 大扁竹兰
- 三七叶
- 长毛香科科
- 獭肝
- 迷迭香
- 野罂粟
- 麻叶绣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