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山蓼
《中华本草》:白山蓼
拼音注音
Bái Shān Liǎ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晾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成"之"字状,由基部强烈地开展分枝,稀少分枝,多少具硬毛或无毛。托叶鞘褐色,微膜质,具疏长毛;叶片长圆形或长披针形,长3-8cm,宽0.3-0.7cm,先端渐尖,微钝,基部楔形,边缘向背面反卷,两侧具伏生的疏长毛,圆锥花序开展,疏松,花序枝除顶部1-2个外,几乎全部腋生;苞片披针形,背部具暗褐色龙骨状突起,基部及边缘疏生长毛,内有3-4花;小花梗长0.2-0.25cm,比苞片长,无毛,先端具关节;花被长约3mm;果期长4-4.5mm;雄蕊8;子房无毛,花柱3,柱头头状。小坚果三棱形,长3.5-4mm,褐色,有光泽,不超出花被。花、果期夏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冻原下界草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。
性味
辛;性温
功能主治
消食化滞;止泻。主消化不良;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扁轴木
- 鸡爪枝皮
- 钩苞大丁草
- 飞蛾树
- 骨碎补毛
- 小蜡树
- 阿尔泰紫菀
- 白桦皮
- 白苏梗
- 蛇眼草
- 细辛
- 爆仗竹
- 腐卑
- 白毛鹿茸草
- 阿利藤
- 白贝
- 矮脚南
- 粉瘤菌
- 粉霜
- 风轮菜
- 风湿木
- 鸡爪花
- 鬼灯笼根
- 鸡爪芋
- 矮脚枫叶
- 飞龙掌血
- 过墙风
- 鸡尾木
- 悬钩根
- 桂花
- 人参花
- 艾纳香
- 鸡屎树
- 鸡树条果
- 矮子常山
- 鸡爪风
- 光背杜鹃
- 鸡爪乌
- 白毛夏枯草
- 白毛藤
- 白毛委陵菜
- 鸡屎藤果
- 阿尔太多榔菊
- 矮脚龙胆
- 鸡矢藤
- 鸡屎藤
- 鳆鱼
- 骨节草
- 骆驼脂
- 牛耳散血草
- 血榧
- 蛇地钱
- 红毒茴
- 丁香罗勒
- 西伯利亚蓼
- 蜂乳
- 芦叶
- 仰天钟根
- 落葵
- 文冠果
- 人中黄
- 菱粉
- 硬叶女娄菜
- 柳叶亚菊蒿
- 金牛草
- 蒲圻贝母
- 家独行菜
- 橄榄
- 山樱桃
- 夜明砂
- 珍珠伞
- 热痱草
- 阴阳枫
- 叶底红
- 菝葜叶
- 公鱼
- 汝兰
- 独脚蟾蜍
- 巴豆叶
- 大叶树萝卜
- 蛇果黄堇
- 岩乌头
- 百日草
- 绒毛桢楠
- 白药
- 裂叶崖角藤
- 云朴
- 熊油
- 一枝黄花
- 臭冷杉
- 云南金莲花
- 小石蝴蝶
- 石蕊
- 芙蓉花
- 白乳菇
- 大红菇
- 朱砂七
- 小麦
- 一碗水
- 杏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