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贝
《中华本草》:白贝
拼音注音
Bái Bèi
别名
贝子、贝齿、白海肥、海肥、白贝齿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宝贝科动物货贝、环纹货贝等的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Monetaria moneta(Linnaeus)2.Monetaria annulus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夏季捕捉,除去肉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1.货贝,贝壳略呈卵圆形,质坚固,一般壳长24-28mm,宽20mm左右,高10-14mm。壳背部中央隆起,两侧坚厚而低平,在壳后方相当于壳长1/3处,两侧突然扩张,形成瘤状突起。壳表被光泽的珐琅质,呈淡黄色、鲜黄色或稍带灰绿色,两侧缘色较淡,背部有2-3条灰绿色横带及不太明显的橘黄色细环纹。螺层完全被珐琅质所遮盖,无任何肋纹。壳基部平,黄白色。壳基部平,黄白色。壳口狭长,附近白色。两唇缘的齿各12-13枚,较疏,白色。无厣。壳内面紫色,体柔软,可全部缩入壳内。外套膜自两侧伸展向背面卷转包住贝壳,上有许多分枝触手。头宽,吻短,触角长而尖,眼突出,位于触角的外侧,足部发达。2.环纹货贝,贝壳卵圆形,质坚固,一般壳长25-28mm,宽19mm左右,高13mm左右。壳背部中央隆起, 周围比较低平。壳背部周围有一明显的橘黄色的环纹,环纹内通常为淡灰蓝色或淡褐色;环纹外常为灰白色或略灰褐色。基部白色。壳口狭长,几与壳等长,壳内面紫色。前端稍宽,前、后沟短,两唇缘的齿粗壮,稀疏,延伸到基部,齿数各12枚左右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珊瑚礁及岩石下。2.生活于潮间带中区的珊瑚礁及岩石间。资源分布:1.肉食性,雌雄异体,春、夏季产卵,卵囊黄色。我国分布于南海。2.我国分布于南海。
形状
性状鉴别,贝壳略呈扁圆形,表面光滑,灰黄色或黄白色,背部蓝灰色,有白色细纹,多数具橙红色细纹,有的背部灰绿色或蓝灰色,少数有3条不明显的深色带,并有棕色斑点。气微,味咸。[br]显微鉴别,环纹货贝,贝壳磨薄片,置放大镜下观察呈鱼肚白色,有枯砜磁微粒堆积,边缘有钝圆形碎粒。[br]货贝呈鱼肚白色,有枯矾样颗粒堆积,边缘散布棕红、黑色微粒。
化学成分
环纹货贝外壳含量的酸性氨基酸。全体含碳酸钙,常量元素钠、钾、镁、铝、铁等,微量元素锶、磷、钛、铅、锌等,并含14种左右氨基酸,基中含量较大的有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、谷氨酸(glutamic acid)。
性味
味咸;性凉
鉴别
理化鉴别,将贝壳100g(过40目筛)置试管中,加入蒸馏水15ml,观察其沉降系数及悬浮物多少。环纹货贝的沉降时间为2-12min,悬浮物极少;货贝的沉降时间为15min,悬浮物极少;货贝的沉降时间为15min,悬浮物极少。
归经
膀胱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;利尿明目退翳。主水气浮种;淋痛尿血;小便不通;眼生翳障;鼻渊脓血;下疳阴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苹果叶
- 百合
- 玳瑁
- 白蜡树皮
- 香榧草
- 藜
- 白苏叶
- 白螺蛳壳
- 黑石耳
- 白豆
- 长柄臭黄荆
- 白车轴草
- 白鬼笔
- 白蘑
- 百合花
- 百药煎
- 豆瓣七
- 白饭树根
- 玳瑁肉
- 白豆蔻壳
- 白茅针
- 酢浆草
- 麻黄
- 马鹊树
- 白苞筋骨草
- 白英
- 白骨走马
- 白颖苔草
- 白藤
- 白蒿
- 白透骨消
- 白饭树叶
- 白鱼尾
- 白鹅膏
- 百部
- 苞蔷薇根
- 白蓝翠雀花
- 百味参
- 蜂药
- 白藨
- 白酒草
- 白萆薢
- 牛筋刺寄生
- 百蕊草根
- 破牛膝
- 白鹇
- 百合子
- 白菊花根
- 田麻
- 豆豉草
- 黑风藤
- 猫眼睛
- 芫青
- 药芹菜根
- 四大天王
- 黑藁本
- 马肠薯蓣
- 鼋甲
- 葡萄
- 铺地罗伞
- 皮袋香
- 黑顶卷柏
- 三叶铜钱草
- 钓樟枝叶
- 上山龙
- 三翅铁角蕨
- 乳花
- 鸢嘴
- 三棱草
- 丝瓜子
- 驹胞衣
- 肉穗草
- 绒毛桢楠
- 滇南鸟足兰
- 三叶枫
- 长梗排草
- 三叉苦
- 三叶鬼针草
- 三枝叶
- 三对节
- 三月花
- 三分三
- 荛花
- 十两叶
- 戎盐
- 双剪菜
- 伞花马钱
- 人参须
- 三七叶
- 三叉虎根
- 三叶罗伞
- 狨
- 榕树胶汁
- 伸筋藤
- 蚺蛇胆
- 软骨藻
- 绒白乳菇
- 升药底
- 三加
- 丝瓜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