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钱草
《中华本草》:钩钱草
拼音注音
Gōu Qián Cǎ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灯心草科植物江南灯心草的茎髓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uncus leschenaultii Gay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割取茎部晒干,或将茎皮纵向剖开,去皮取髓,晒干。
原形态
江南灯心草 多年生沼泽草本,高30-70cm。有根茎。茎丛生,有节。叶鞘圆筒状,疏松抱茎,叶片细长圆柱形,长10-20cm,粗2-3mm,中空,有明显的横隔膜。顶生复聚伞花序;花3-8朵聚生,花被片6,线状被针形,长3.5mm;雄蕊3,长约为花被之半,花药比花丝长2倍。蒴果三棱状圆锥形,长约4mm。种子长卵形,有小尖头。花、果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水沟、池沼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陕西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甘;淡;寒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。主淋证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茎髓0.9-3g,全草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粗叶悬钩子
- 假酸浆
- 鹅观草
- 绵萆薢
- 山土瓜
- 野黄麻
- 藿香露
- 水紫菀
- 栗树皮
- 血风藤
- 打碗花
- 鸭脚黄连
- 柳叶鬼针草
- 紫茉莉子
- 土木贼
- 黄花菜
- 使君子叶
- 福建排草
- 九节风
- 苦楝叶
- 苦瓜花
- 三叶乌蔹莓
- 荚蒾子
- 山水芹菜
- 扁竹兰
- 广东耳草
- 虎耳草
- 青海鸢尾子
- 色赤杨
- 鸥
- 山羊肉
- 庵闾子
- 海金沙根
- 小黄断肠草
- 黄鹌菜
- 榼藤子
- 杏花
- 柯榔木
- 黄瑞木
- 樗叶花椒
- 变蛋
- 石燕
- 莨菪
- 阿胶
- 山楂木
- 黄花远志
- 豇豆叶
- 野辣子
- 番荔枝根
- 黑塔子叶
- 湖广草
- 鹅首马先蒿
- 牛尾独活
- 岩茴香
- 扶桑金星蕨
- 火秧竻
- 生瓜
- 香面叶
- 灰绿水苎麻
- 羊髓
- 山海螺
- 柚核
- 白三七
- 云朴
- 罗盖叶
- 鸳鸯
- 金刚大
- 霜红藤
- 红胡豆七
- 单根木叶
- 野樱桃
- 刺玫
- 沙旋复花
- 小槐花
- 土燕窝泥
- 篱栏网
- 狐心
- 岩松鼠骨
- 标杆花
- 樟树叶
- 山黄瓜
- 野荔枝果
- 止血丹
- 山羊耳
- 光头前胡
- 山玉兰
- 澜沧扁担杆
- 灰包
- 扭子菜
- 狗头骨
- 海豘鱼
- 蔊菜
- 美丽鳞毛蕨
- 石脑油
- 矮叶书带蕨
- 五爪金龙花
- 凉山虫草
- 团叶鳞始蕨
- 赖草
- 虎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