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背天葵草
《*辞典》:紫背天葵草
拼音注音
Zǐ Bèi Tiān Kuí Cǎo
别名
紫背鹿含草(《滇南本草》),紫背鹿衔草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反背红、草本反背虹,天青地红、老母猪花头、反背绿丸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紫背千里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50~70厘米。须根多数。根出叶丛生,长匙形,长7~12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,边缘有粗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绿色或紫红色,幼时被毛,老则脱落而近无毛;叶脉明显。头状花序排列或聚伞花序,顶生;总苞1列;花黄色,舌状花有柄,倒披钟形,先端3齿裂;管状花狭长漏斗形,5齿裂。瘦果,多绢毛。花期夏季。
本植物的根(紫背天葵草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草丛潮湿处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。
性味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辛微酸湿,平。"
功能主治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祛瘀,活血,调经。治月经不调,白带过多,风湿,跌打内外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番杏
- 瓶耳小草
- 青海防风
- 长叶山竹子
- 桃南瓜
- 白子菜
- 蚕退纸
- 猫头鹰
- 猬肉
- 井底泥
- 柱果木榄叶
- 缘桑螺
- 过塘蛇
- 豺皮樟
- 鳍蓟
- 肾蕨
- 威灵仙叶
- 大鱼鳔花
- 银兰
- 老虎俐根皮
- 漆树根
- 大沙叶
- 黄荆叶
- 獭肝
- 蛇莓根
- 苏木蓝
- 咳喘木
- 寒莓
- 韩信草
- 山香圆
- 蓝花葱
- 水莎草
- 亮光菜
- 野梧桐
- 美脉藁本
- 家独行菜
- 天王七
- 鯮鱼
- 绣球防风
- 甜瓜叶
- 蘘荷子
- 贯众
- 莲蓬草
- 老鼠脚迹
- 矮脚苦蒿
- 楤木叶
- 鹿蹄根
- 金凤藤
- 辽瓦松
- 薇籽
- 披麻草根
- 豆腐渣
- 木通根
- 牛心果
- 黄刺皮
- 大叶白花灯笼
- 蓖麻油
- 海豘鱼
- 螃蟹甲
- 大荃麻
- 盘龙七
- 银丝杜仲
- 崖棕根
- 水鳖
- 光叶海桐叶
- 楼梯草根
- 绿豆芽
- 庵摩勒
- 南赤瓟
- 山杨柳
- 勒马回
- 牡荆
- 蛇胆草
- 广西过路黄
- 鸢油
- 牙痈草
- 都咸子树皮
- 破牛膝
- 新香草
- 龙胆地丁
- 野西瓜苗子
- 鸡冠参
- 狼杷草
- 白花油麻藤
- 了哥王
- 双肾藤
- 刺瓜米草
- 南牡蒿
- 蜇虫
- 乌骨藤
- 云雀
- 杏香兔耳风
- 广州山柑
- 三花枪刀药
- 大山芝麻
- 鲚鱼
- 木槿根
- 糙叶五加
- 骑马参
- 垂果南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