矩镰荚苜蓿
《中华本草》:矩镰荚苜蓿
拼音注音
Jǔ Lián Jiá Mù Xu
别名
莫桑河。
英文名
Rectanglesickle Medick,all-grass of Rectanglesickle Medic
出处
出自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藏青胡卢巴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gonella archiducisnicolai(Sirj.)Vassilcz.[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 Sirj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藏青胡卢巴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茎直立,近方形。三出复叶,有柄;托叶上部半卵形,基部箭头形,先端有齿;叶片宽倒卵形、长圆形或近圆形,长1.5-3cm,宽l-2.5cm,先端圆或微凹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细齿,上面近无毛,下面有疏柔毛。总状花序,具3-5朵花,腋生;总花梗长1-2cm;花萼宽钟形,萼齿三角形,有柔毛;花白色带紫色,长7-8mm;雄蕊10,二体;花柱短,先端弯曲。荚果长镰形,无毛,有网脉,先端具喙,长可达2.5cm;种子2-3颗,长形,长1.3cm,阔4mm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300-3900m的牧区较干燥的山坡及草地或河滩沙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微苦;性微寒
归经
心;小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;止咳。主肺炎咳嗽;创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擦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矩镰荚苜蓿
拼音注音
Jǔ Lián Jiá Mù Xu
别名
莫桑河(藏名)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矩镰荚苜蓿的全草。7~8月采收。
原形态
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直立,高30~80厘米。茎近方形。叶具3小叶;小叶宽倒卵形、矩圆形或近圆形,长1.5~3厘米,宽1~2.5厘米,先端圆或微凹,边缘具细齿,上面近无毛,下面有疏柔毛;叶柄纤细,长5~8毫米;托叶披针形或狭卵形,长6~10毫米,宽2~4毫米,先端尖,边缘具锯齿,基部有时近戟形,无毛。总状花序具3~5朵花,腋生,着花的总花梗长1~2厘米;有果的总花梗稍延长,通常为3.5厘米;花萼宽钟形,萼齿三角形,有柔毛;花冠白色带紫色,长7~8毫米;子房线形,顶端弯曲。荚果矩镰形,无毛,有网脉,先端具喙,长可达2.5厘米。种子矩形,长13毫米,阔4毫米。
生境分布
生于牧区较干燥的山坡及草坝。分布四川西北部。青海、甘肃、新疆等地。
性味
微苦,微寒。
归经
入心、小肠经。
功能主治
清热消炎,强心利尿。治肺炎咳嗽;外擦创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橘红
- 箭杆杨
- 稷米
- 菊花叶
- 菊架豆
- 筋骨草
- 筋骨散
- 尖顶地星
- 结香花
- 丽江黄芩
- 箭叶苣
- 结血蒿
- 苣荬菜
- 接气草
- 蓟罂粟
- 筋藤
- 菊花脑
- 渐尖叶独活
- 将军树
- 棘刺花
- 聚藻
- 荚囊蕨
- 蒟酱
- 尖尾风根
- 尖耳贯众
- 马鞍藤根
- 茅膏菜根
- 九翅豆蔻
- 辣根草
- 白叶火草
- 中华绣线梅
- 蚂蝗七
- 黄荆沥
- 小报春
- 小叶眼树莲
- 小万年草
- 珠兰
- 绵马贯众
- 六月瓜
- 扁豆衣
- 麋肉
- 败毒草
- 黄水枝
- 黄多孔菌
- 黄断肠草
- 衡州乌药
- 黄心果
- 黄水茄
- 鹄油
- 黄桷根
- 黄杨木叶
- 黄杨
- 黄杞叶
- 鲎胆
- 白螺蛳壳
- 黄土
- 黄栌根
- 黄山梅
- 黄杞皮
- 黄杨木
- 圆叶娃儿藤
- 黄毛榕
- 黄山药
- 还魂草
- 黄唇鱼鳞
- 还阳草
- 黄槿
- 黄柏
- 鲩鱼
- 黄山鳞毛蕨
- 鲎
- 鹤虱风
- 黄杨子
- 鹤虱
- 黄根
- 黄屈花
- 黄楝树
- 大二郎箭
- 韩信草
- 褐盖肉齿菌
- 黄山五叶参
- 黄桷浆
- 黄三七
- 黄杨根
- 黄总花草
- 黄唇鱼心
- 芋梗
- 鹤顶兰
- 褐粘褶菌
- 黄水芋草
- 黄囊杓兰
- 黄樟
- 豪猪毛刺
- 辉葱
- 黄接骨丹
- 铧尖草
- 黄栎
- 鹄绒毛
- 鲎尾
- 鲩鱼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