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豆叶
《*辞典》:木豆叶
拼音注音
Mù Dòu Yè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豆科植物木豆的叶片,随时可采。
性味
平,淡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解痘毒,消炎肿。治小儿水痘,痈肿。
用法用量
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木豆叶
拼音注音
Mù Dòu Yè
英文名
Leaf of Cajan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木豆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janus cajan(L.)Millisp.[Cytisus cajan L.]采收和储藏:生长期均可采集,鲜用。
原形态
木豆 直立矮灌木,高1-3m,全体灰绿色。多分枝,小枝条弱,有纵沟纹,被灰色柔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;托叶小;叶柄长约2cm,向上渐短;叶片卵状披针形,长5-10cm,宽1-3.5cm,先端锐尖,全缘,两面均被毛,下面具有不明显腺点。总状花序腋生,具梗;花蝶形;萼钟形,萼齿5,内外生短柔毛并有腺点;花冠红黄色,长约1.8cm,旗瓣背面有紫褐色条纹,基部有丝状短爪,爪顶有一对弯钩状附属体;雄蕊10,二体;心皮1,花柱细长线形,基部有短柔毛,柱头渐尖,密被黄色短柔毛。荚果条形,长4-7cm,两侧扁压,有长喙,果瓣于种子间具凹入的斜槽纹。种子3-6粒,近圆形,种皮暗红色,有时有褐色斑点,种脐侧生。花期2-11月,果期3-4月及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600m的山坡、砂地、丛林中或林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淡;平;有小毒
归经
心经
功能主治
解毒消肿。主小儿水痘,痈肿疮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莲
- 通天蜡烛
- 肉根还阳参
- 棉籽
- 毛叶白粉藤根
- 条叶猪屎豆
- 木苎麻
- 毛叶兔耳风
- 毛叶巴豆树
- 血满草
- 香秋海棠
- 荞麦秸
- 麝香壳
- 斑茅花
- 狸骨
- 小叶双眼龙
- 麒麟菜
- 绿茎槲寄生
- 补血薯
- 红果参
- 长前胡
- 铁轴草
- 莿(木冬)
- 粟糠
- 野冬青皮
- 篦子三尖杉
- 苍耳根
- 苎麻叶
- 狗蹄
- 竹蜂
- 海仙人掌
- 双剪菜
- 红紫苏
- 三分三
- 鸡肠
- 樱草根
- 胡桃壳
- 鲨鱼胎
- 玉铃花
- 寒水石
- 楤木白皮
- 鼬鼠肉
- 广西花点草根
- 短瓣花
- 粉瘤菌
- 三月泡
- 川滇桤木
- 小大黄
- 黄粱米
- 粉萆薢
- 老虎耳
- 蜂窝草
- 冬瓜瓤
- 麻皮
- 带刺马鞭
- 酸藤木
- 翻白柴
- 雪猪肉
- 白毛委陵菜
- 寒莓叶
- 麻秸
- 腐婢
- 芭蕉花
- 白绿叶果实
- 蛇退步
- 花唐松草
- 海岛苎麻叶
- 萝藦子
- 苣荬菜花
- 马蹄甲
- 旋复花根
- 电灯花
- 水边指甲花
- 漏斗菜
- 楝花
- 朱蕉花
- 鱼眼草根
- 花杜仲藤
- 粉萆
- 八角金盘
- 土羌活
- 松花粉
- 磨盘根
- 一枝香
- 椰根
- 鹗骨
- 峨眉蕨贯众
- 红蓝地花
- 黑大艽
- 天文草
- 紫堇
- 草本水杨梅
- 薜荔根
- 粉苞苣
- 玉珊瑚根
- 鱼翅
- 黄花紫丹参
- 神仙掌花
- 砧草
- 香蕉弄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