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梾枝叶
《中华本草》:毛梾枝叶
拼音注音
Máo Lái Zhī Yè
别名
癞树叶
英文名
Twig and leaf of Walter Dogwood
出处
出自《江苏药材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wida walteri (Wanger.) Sojak [Cornus walteri Wanger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枝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6-14m。树皮黑灰色,纵裂成长条,或横裂成块状;幼枝对生,略有棱角,密被贴生灰白色短柔毛,后则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常达3cm;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4-10cm,宽2.7-4.4cm;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具贴伏的柔毛,下面密生贴伏的短柔毛,淡绿色;侧脉4-5对;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,长约5cm,宽7-9cm;花白色,直径1.2cm;花萼裂片4,长圆披针形;雄蕊4,稍长于花瓣,花丝线形,花淡黄色,丁字形着生;子房下位,密被灰色短柔毛,花柱棍棒形,柱头头状。核果球形,成熟时黑色,直径约6mm。花期5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00-3300m的杂木林或密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辽宁、河北、山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鞣质。种子含油35.7%。
功能主治
解毒敛疮。主漆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涂;或煎汤洗;或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毛梾枝叶
拼音注音
Máo Lái Zhī Yè
出处
《江苏药材志》
来源
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叶。
原形态
毛梾,又名:红零子、红梗山茱萸、癞树、八树。
落叶乔木,高达12米。小枝幼时被毛。叶对生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5~12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略具紧贴细毛,下面密生柔毛。伞房状聚伞花序,具紧贴短柔毛,花梗长1.5~3厘米;萼片4,甚小,三角形;花瓣4;雄蕊4,较短;子房2室,花柱棒形,约与柱头等长。核果圆形,直径5毫米,黑色;种子小,棕褐色。花期6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向阳山坡。分布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治漆疮。果实亦可使用。
用法用量
外用:煎水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腰子果
- 野竹兰
- 瓢瓜
- 鹿胎
- 红葵
- 白子菜
- 蕹菜根
- 接骨草
- 长叶紫珠
- 龙爪豆
- 藏青果
- 贯众
- 苏木蓝
- 雀梅藤根
- 火腿
- 金线草根
- 矮脚苦蒿
- 节瓜
- 胖血藤
- 长叶竹根七
- 豆麻
- 柿木皮
- 水翁花
- 金花菜
- 益母草
- 细齿叶柃
- 牛心果
- 柿寄生
- 羊屎果
- 制草乌
- 黄颡鱼颊骨
- 杏仁
- 血桐
- 野花椒皮
- 黄鼠狼
- 啄木鸟
- 桫拉木
- 鹅涎
- 藤槐
- 打箭菊
- 豆根木蓝
- 二色补血草
- 脓见愁
- 柱果木榄叶
- 鸡油菌
- 心叶虎耳草
- 两面刺
- 莲子
- 水田碎米荠
- 绿萼梅
- 节节草
- 柳枝
- 柳叶亚菊蒿
- 铁华粉
- 女贞皮
- 倒触伞
- 紫云英
- 大蛇药
- 鸡大腿
- 蘽根
- 珠兰
- 金发草
- 龙珠果
- 肥荚红豆
- 牛筋刺寄生
- 痰火草
- 羊皮
- 大叶白纸扇
- 艾虎
- 红根草
- 常春藤
- 回心草
- 姜味草
- 糯米
- 割舌罗
- 白云瓜叶
- 蜂药
- 六月青
- 救必应
- 猫须草
- 滇南美登木
- 獭肝
- 红管药
- 黑珠芽薯蓣
- 凤眼果根
- 香蕉根
- 三叶鬼针草
- 鸮
- 虾蟆
- 广西过路黄
- 青胡桃果
- 凹朴皮
- 蒲葵叶
- 都拉鸢尾
- 辟汗草
- 丁香蓼根
- 苦天茄叶
- 芭蕉油
- 穿地龙
- 大半边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