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瓜
《中华本草》:六月瓜
拼音注音
Liù Yuè Guā
别名
使藤子、野木瓜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通科植物西南野木瓜的根、藤和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auntonia cavalerieana Gagnep.
原形态
西南野木瓜 攀援藤本,长约4m。外皮有纵条纹,灰白色,易剥落,嫩枝灰绿色。叶为掌状复叶,互生;具柄;小叶7-9,不等大;小叶柄长3-7cm;小叶片披针状线形或披针形,长6-12cm,宽1.5-2.5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下面浅绿色,嫩时密布近白色斑点,全缘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排成腋生总状花序;雄花有萼片6,薄而渐尖,排成2轮,外轮萼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镊合状排列,内轮的线形,雄蕊6,花药2室,纵裂,药隔先端突出长约0.6mm或更短,退化心皮3;雌花有退化雄蕊6,心皮3,分离,内有胚珠多数。浆果卵形,熟时黄褐色,不开裂。种于藏于果肉中,种皮脆壳质。花期夏季,果期夏末秋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甘;温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行气活血;补虚;镇咳。主风湿痹痛;疝气疼痛;跌打伤痛;肾虚腰痛;痢疾;劳伤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根、藤15-30g,果30-60g;或入丸、散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六月瓜
别名
野木瓜、使藤子
来源
木通科六月瓜Stauntonia cavalerieana Gagnep.,以根、藤、果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甘,温。
功能主治
调气补虚,止痛,止痢。主治风湿骨痛,劳伤咳嗽,肾虚腰痛,疝气痛,痢疾。
用法用量
果2~3两;根、藤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果树皮
- 飞机草
- 漏斗苣苔
- 黄花远志
- 大叶藜
- 凌霄花
- 山稗子根
- 田葱
- 地锦苋
- 黄瓜仁草
- 南粤马兜铃
- 乌鸦
- 山马豆根
- 假辣蓼
- 山鸢尾
- 蛇不见
- 樟脑
- 罗浮柿根
- 红孩儿
- 白背小报春
- 孔雀尾
- 大叶藤
- 茉莉
- 戴星草
- 木蝴蝶
- 关苍术
- 木香花
- 山香圆
- 水金凤
- 椿树花
- 柳絮
- 冲天伞
- 双肾参
- 大叶狼豆柴
- 天葵子
- 大叶子
- 鸡麻
- 川牛膝
- 费菜
- 木槿子
- 鸱头
- 天香炉
- 水鳖蕨
- 金刚刺
- 煅石膏
- 大叶香荠菜
- 金钮扣
- 荠菜花
- 铜棒锤
- 广枣
- 都咸子
- 红茴香根
- 牛含水
- 硬质早熟禾
- 小旋鸡尾
- 狼萁草
- 东方乌毛蕨叶
- 寻骨风
- 姜花果实
- 发菜
- 山石榴
- 百舌鸟
- 厚朴
- 大叶刺篱木叶
- 蛤蜊粉
- 药用倒提壶
- 穿山龙
- 露蜂房
- 赤芍药
- 金雀花
- 鷩雉
- 土牡蛎
- 竹黄
- 极丽马先蒿
- 水紫菀
- 龙眼花
- 刺黄连
- 红榔木
- 黄花地锦苗
- 香榧草
- 玳玳花
- 秧青
- 水冬瓜根
- 野菠菜
- 葛叶
- 点地梅
- 树萝卜
- 黄练芽
- 无漏子
- 铁华粉
- 小叶爬岩香
- 川滇桤木
- 博落回
- 兰花参
- 小果排草
- 山柰
- 山杨柳
- 土马鬃
- 露兜簕
- 桄榔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