榈木
《中华本草》:榈木
拼音注音
Lǘ Mù
别名
花梨木、青皮树、青豆风柴、青力捆地、相思树、红面桐、三钱三、青竹蛇、臭树、牛屎柴、烂锅底柴、臭桶柴、红豆树。
英文名
wood of Henry ormosia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1.《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》:桐木,出安南及南海。人作床几,似紫檀而色赤。2.《纲目》:搁木,木性坚,紫红色,亦有花纹者,谓之花搁木,可作器皿扇骨诸物。俗作花梨,误矣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花榈木材、根皮或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nmosia Prain[O.mollis Dumm;Fodorovia henryi(Prain)Yakov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花榈木 常绿乔木,高16m。树皮灰绿色,光滑,幼枝密被黄褐色茸毛。叶互生,奇数羽状复叶,长13-33cm;小叶5-9,革质,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6-10cm,宽2-5cm,先端短尖,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,全缘,上面暗绿色,无毛,下面密被灰黄色茸毛。花排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状,生于枝端或叶腋,花序轴及小花梗均被黄褐色茸毛;萼简倒圆锥形而短,先端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与筒部几等长,萼简内外均有灰黄色茸毛;蝶形花冠,中央淡绿色,边缘绿色微带淡紫。旗瓣近圆形,具柄,翼瓣、龙骨瓣斜倒卵形;雄蕊10,全分离,不等长,花丝淡绿色,花药淡灰紫色,内弯,开花时突出;子房边缘具疏年毛,花柱线形,柱头偏斜。荚果扁平,长椭圆形,长5-12cm,宽1.5-4cm,木质,稍有喙,熟时紫褐色,被蜡质。种子4-8颗,稀l-2颗,种子椭圆形,长8-15mm,成熟时鲜红色,有光泽。花期7-8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1300m的山坡、溪谷两旁杂木林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破瘀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性关节炎;腰肌劳损;产后瘀血腹痛;赤白漏下;跌打损伤;骨折;感冒;毒蛇咬伤;无名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 花搁木五钱。水煎兑酒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②治产后瘀血腹痛: 鲜花搁木根五钱。煎水服。③治白喉: 花搁木根二钱。磨醋服。④避孕: 花搁木根三钱。煎水,月经干净后三天服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破血,血块,冷嗽,并煮汁及热服。2.《海药本草》:主产后恶露冲心,征瘕结气,赤白漏下,并锉煎服之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榈木
拼音注音
Lǘ Mù
别名
花梨木(《琼州府志》),青皮树、青豆风柴、青龙捆地、相思树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鸭公青,三钱三、青竹蛇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花榈木的木材或根。
原形态
花榈木(《纲目》),又名:红豆树。
小乔木,高5~8米。幼枝密被灰黄色茸毛。单数羽状复叶;小叶5~9,革质,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6~10厘米,宽2~3厘米;下面密被灰黄色茸毛。花黄白色,为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,或为腋生的总状花序;总轴、花柄和萼的表里两面均密被灰黄色茸毛;萼陀螺形,裂片卵状三角形,分裂至中部;花瓣长约2厘米,旗瓣近圆形,具柄;雄蕊10,分离,5个发育,5个退化,不等长,向内弯,开花时伸出;子房边缘有疏长毛,花柱长线形,柱头倾斜。荚果扁平,长7~11厘米,宽2~3厘米,稍有喙。种子红色,长8~15毫米。花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杂林中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
性味
《本草拾遗》:"味辛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活血破瘀。治症瘕,赤白漏下,产后瘀血腹痛,跌打损伤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破血,血块,冷嗽,并煮汁及热服。"
②《海药本草》:"主产后恶露冲心,症瘕结气,赤白漏下,并锉煎服之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(鲜者3~5钱)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花榈木五钱。水煎兑酒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②治产后瘀血腹痛:鲜花榈木根五钱。煎水服。
③治白喉:花桐木根二钱。磨醋服。
④避孕:花榈木根三钱。煎水,月经干净后三天服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楼梯草根
- 榔榆茎叶
- 蓝桉根皮
- 簕苋菜
- 了哥王子
- 绿花耧斗菜
- 竹芋
- 黄花夹竹桃
- 楝叶
- 蓝花茶
- 老鼠簕
- 莲雾根
- 绿衣枳壳
- 老虎俐
- 老虎泡
- 老鸦柿
- 肋柱花
- 菱粉
- 蓝布正
- 裂叶崖角藤
- 老米酒树
- 老鼠脚迹
- 腊梅花
- 楝花
- 蒌油
- 藜实
- 癞树叶
- 莱菔叶
- 莲生桂子花
- 莲花
- 梨树根
- 蓝花子
- 狼喉靥
- 理石
- 裂叶秋海棠
- 裂叶翼首花
- 深山黄堇
- 篱笆竹
- 黄荆枝
- 黄皮叶
- 老鼠吹箫
- 漏篮子
- 澜江百合
- 裂果卫矛
- 蓝胡麻草
- 蓼子草
- 裂叶心翼果
- 老鹤草
- 榄李树汁
- 蓝花棘豆
- 两色乌头
- 红椽木子
- 老虎刺
- 老虎耳根
- 老鸦糊
- 澜沧扁担杆
- 绿豆叶
- 绿豆花
- 黄颡鱼涎
- 莲生桂子草根
- 蓝靛
- 莱菔缨
- 大扁竹兰
- 蝲蛄石
- 老来青
- 蜡梅花
- 老熊花
- 荔枝根
- 荔枝草
- 癞皮根
- 龙齿
- 芦根
- 莲子
- 梨叶
- 蓝花龙胆
- 绿豆
- 老枪谷根
- 对叶豆
- 荔枝壳
- 莲房
- 痢止草
- 亮叶桦
- 亮叶桦叶
- 莱菔
- 萝卜防己
- 裂序楼梯草
- 菱叶
- 菱茎
- 榄仁树皮
- 狸肉
- 六方藤
- 木瓜枝
- 老鸦花藤
- 榔榆叶
- 蒌叶
- 蓝锡莎菊
- 亮叶桦根
- 桂皮紫萁
- 臭梧桐子
- 莲叶橐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