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草
《中华本草》:母猪草
拼音注音
Mǔ Zhū Cǎo
别名
山黄连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耳状人字果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chocarpum auriculatum(Franch.)W.T.Wang et Hsiao[Isopyrum auriculatum Franch.;I.delavayi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耳状人字果,多年生直立草本,无毛。根状茎横走,黑褐色,质坚硬,有多数细根。基生叶少数,在果期常枯萎;叶柄长5-11cm;叶为二回鸟趾状复叶;中央一回指片菱形,长1.8-6cm,宽1.5-5cm,中上部有浅牙齿,侧生指片有小叶2枚,小叶不等大,上面小叶斜卵形,下面小叶斜卵圆形;茎生叶2-4枚,似基生叶;叶柄长2-5cm。复单歧聚伞化序,长7-19cm,有1-7朵花;下部苞片叶状;花梗长2.5-3.5cm;花两性,萼片5,花瓣状,白色,倒卵状,椭圆形,长5-9mm,宽3-5.5mm,先羰钝;花瓣5,金黄色,长约4mm,瓣片宽倒卵圆形,长、宽均1.5mm,先端微凹或全缘,下部有细长的扑;雄蕊约20,长5-6mm,花药0.6mm;心皮2,基部合生。蓇葖果2,狭倒卵状披针形,长11-15mm,叉状分开,喙长约2mm。种子8-9里,近圆形,直径约1mm,黄褐色,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阴处潮湿地,或疏林下岩石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除湿;解毒散结;止咳化痰。主湿热黄疸;痈肿疮毒;瘰疬;痰热咳嗽;癫痫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螃蟹
- 山鸢尾
- 琉璃草根
- 广枝仁
- 楮树白皮
- 留兰香
- 广豆根
- 山苏子根
- 观音莲
- 卵叶贝母
- 刺藦苓草
- 榄仁树子
- 刺天茄叶
- 刺果甘草
- 山黄菊
- 庐山瓦韦
- 凌霄花
- 六角英
- 山蚂蝗
- 凤仙根
- 楼梯草根
- 兰香草
- 潮风草
- 山货榔
- 冷水花
- 狗尾巴参
- 凤冠草
- 凤凰木
- 绿叶五味子
- 华青皮木
- 灌木蒲桃
- 华凤仙
- 吹风散
- 刺果卫矛
- 冷水丹
- 冷杉果
- 华山参
- 化香树
- 凤仙花
- 榄李树汁
- 凉喉茶
- 番石榴子
- 柳叶卫矛
- 观音苋
- 万年青
- 硫黄菌
- 凤凰衣
- 弓果藤
- 万年松
- 山药藤
- 柳叶菜根
- 候风藤
- 万年藓
- 残槁蔃
- 川木通
- 山麦冬
- 柳叶菜花
- 桄榔子
- 华金腰子
- 梗通草
- 漏斗苣苔
- 川桐皮
- 吹火筒
- 合掌消
- 广防己
- 广西花点草根
- 慈竹气笋
- 厚叶素馨
- 刺楸树皮
- 乌榄树皮
- 桂叶素馨
- 甘肃棘豆
- 乌桕根皮
- 凤眼果根
- 刺叶楤木
- 山龙眼
- 刺槐花
- 管仲
- 橙黄玉凤花
- 银边吊兰
- 匙叶黄杨
- 冲天伞
- 山黄杨子
- 狗脚草根
- 华东阴地蕨
- 冲天果
- 柳叶绣球菊
- 白猪母菜
- 野鸦椿皮
- 野麦子
- 银叶柳
- 银灰旋花
- 乌桕木根皮
- 柳叶见血飞
- 忽布筋骨草
- 刺齿凤尾蕨
- 匐地风毛菊
- 乌头附子尖
- 柳叶斑鸠菊
- 栗柄金粉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