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草
《中华本草》:母猪草
拼音注音
Mǔ Zhū Cǎo
别名
山黄连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耳状人字果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chocarpum auriculatum(Franch.)W.T.Wang et Hsiao[Isopyrum auriculatum Franch.;I.delavayi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耳状人字果,多年生直立草本,无毛。根状茎横走,黑褐色,质坚硬,有多数细根。基生叶少数,在果期常枯萎;叶柄长5-11cm;叶为二回鸟趾状复叶;中央一回指片菱形,长1.8-6cm,宽1.5-5cm,中上部有浅牙齿,侧生指片有小叶2枚,小叶不等大,上面小叶斜卵形,下面小叶斜卵圆形;茎生叶2-4枚,似基生叶;叶柄长2-5cm。复单歧聚伞化序,长7-19cm,有1-7朵花;下部苞片叶状;花梗长2.5-3.5cm;花两性,萼片5,花瓣状,白色,倒卵状,椭圆形,长5-9mm,宽3-5.5mm,先羰钝;花瓣5,金黄色,长约4mm,瓣片宽倒卵圆形,长、宽均1.5mm,先端微凹或全缘,下部有细长的扑;雄蕊约20,长5-6mm,花药0.6mm;心皮2,基部合生。蓇葖果2,狭倒卵状披针形,长11-15mm,叉状分开,喙长约2mm。种子8-9里,近圆形,直径约1mm,黄褐色,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阴处潮湿地,或疏林下岩石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除湿;解毒散结;止咳化痰。主湿热黄疸;痈肿疮毒;瘰疬;痰热咳嗽;癫痫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线麻
- 红辣树根
- 厚朴果
- 回回豆
- 葫芦
- 马槟榔
- 岩蒿
- 杨栌耳
- 圆叶乌桕
- 虎杖叶
- 猫儿黄金菊
- 椰子壳
- 牡蛎
- 红葵
- 虎肾
- 红茄苳
- 蕙兰
- 花被单
- 球核荚蒾
- 窃衣
- 楹树
- 云雾七
- 祁州一枝蒿
- 荞麦七
- 岩莴苣
- 樱额
- 胡芦巴
- 荷苞花
- 红香树
- 马来蒲桃
- 红车轴草
- 蔓胡颓子叶
- 红花绿绒蒿
- 胡桃花
- 柚树寄生
- 红酸七
- 秦皮
- 虎肉
- 虎头蕉
- 绵枣儿
- 毛八角莲
- 芒硝
- 蛮刀背
- 莽草根
- 花叶九节木
- 油茶根皮
- 茅瓜叶
- 猕猴梨叶
- 油草
- 山羊肉
- 茄花
- 木苎麻
- 芒种花
- 秋枫木
- 芒萁骨根
- 猫骨
- 蔓斑鸠菊
- 山扁豆
- 猫皮毛
- 榠樝
- 山竹子
- 膜缘木香
- 岩枇杷
- 木本胡枝子叶
- 和血丹
- 芹花
- 木槿叶
- 玫瑰露
- 槭叶草
- 红鸡踢香根
- 油鱼
- 胡麻叶
- 牡蒿根
- 绵阳岩白菜
- 山柰
- 木竹子
- 华南毛蕨
- 花蜘蛛
- 棉花杜仲
- 木莲
- 化血胆
- 喉咙草
- 圆萼刺参
- 圆叶娃儿藤
- 棉花根
- 胡荽子
- 茅莓
- 崖姜
- 米油
- 崖松
- 哈蟆油
- 木虾公
- 蟒蛇草
- 华东瘤足蕨
- 山木通
- 小青藤
- 牡荆根
- 亚婆潮
- 蒙自虎耳草
- 虎尾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