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
《*辞典》:梅
拼音注音
Méi
性味
(生梅、青梅)酸、平、无毒。
(乌梅,即青梅熏黑者)酸、温、平、涩、无毒。
(白梅、盐梅、霜梅,即青梅用盐汁渍者,久则上霜)酸、咸、平、无毒。
功能主治
1、痈疸疮肿。用盐梅烧存性,研为末,加轻粉少许,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围。
2、喉痹乳蛾。用青梅二十枚、盐十二两,淹五天;另用明矾三两,桔梗、白芷、防风各二两,皂荚三十个,共研为末,拌梅汁和梅,收存瓶中。每取一枚,噙咽津液。凡中风普厥,牙关不开,用此方擦牙,很有效。
3、泄痢口渴。用乌梅煎汤代茶喝。
4、赤痢腹痛。用陈白梅同茶、蜜水各半煎服。
5、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。用乌梅三两烧存性,研为末,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服,米汤送下。
6、小便尿血。用乌梅烧存性,研为末,加醋、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酒送下。
7、血崩。用乌梅内七枚,烧存性,研末,米汤送服。一天服二次。
8、大便不通。用乌梅十颗,泡热水中去核,做成枣子大的丸子,塞肛门内,不久好可通便。
9、霍乱吐泻。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。
10、蛔虫上行。出于口鼻,用乌梅煎汤频饮,并含口中好安。
11、主咳。用乌梅肉微炒,罂粟壳去筋膜、蜜炒,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睡时蜜汤调下。
12、伤寒。用乌梅十四枚,盐五合,加水一升煎取半升,一次服下取吐,吐后须避风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六月雪
- 蚂蝗七
- 大虎耳草
- 蜜桶花
- 花花草
- 功劳叶
- 对对参
- 荷秋藤
- 荷青花
- 马扫帚
- 虎杖叶
- 黄花独蒜
- 对叶榕
- 花木通
- 公母草
- 荭草
- 亮光菜
- 黄花香薷
- 黄花远志
- 白杨叶
- 黄花堇菜
- 白活麻
- 黄花岩松
- 斑地锦
- 黄芫花
- 黄筒花
- 黄花鸢尾
- 马槟榔
- 迷迭香
- 定心散
- 大蝎子草
- 花叶竹芋
- 薅田藨
- 戴星草
- 黄疸树
- 黄瓜皮
- 虎掌草
- 古羊藤
- 马尿烧
- 对叶百部
- 黄皮果
- 蔓胡颓子
- 长春花
- 葫芦茶根
- 定草根
- 花生壳
- 黄紫堇
- 黄细辛
- 丝棉木叶
- 光里白
- 对马耳蕨
- 黄芩子
- 黄草乌
- 黄瓦韦
- 莽草根
- 黄皮根
- 六月青
- 蟒蛇草
- 了哥王子
- 蚂蚁花根
- 大麦醋糟
- 花血藤
- 黄瓜叶
- 藿香露
- 大鹅儿肠
- 大阳关
- 大透骨草
- 大马哈鱼籽
- 龙眼花
- 黄藨叶
- 白云瓜叶
- 白叶刺根
- 白山苔
- 白术
- 白果紫草
- 马来蒲桃
- 野马蹄草
- 花松萝
- 虎咬癀
- 花生衣
- 白鹇
- 关木通
- 功劳根
- 黄花母
- 冠果草
- 花酸苔
- 古山龙
- 黄花菜
- 丽江青木香
- 黄精叶钩吻
- 光叶闭鞘姜
- 黄花夹竹桃叶
- 黄花铁线莲
- 大蓑衣藤根
- 黄花倒水莲
- 黄药子
- 花叶秋海棠
- 花叶假杜鹃
- 大鱼鳅串
- 花皮胶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