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叶
《中华本草》:梨叶
拼音注音
Lí Yè
英文名
Pear Leaf
出处
出自《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药蔷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等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.2.Pyrus pyrifolia (Burm.f.) Nakai[Ficus pyrifolia Burm.f.]3.Pyrus ussuriensis Maxi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白梨 乔木,高达5-8m。树冠开展;小枝粗壮,幼时有柔毛;二年生的枝紫褐色,具稀疏皮孔。叶柄长2.5-7cm;托叶膜质,边缘具腺齿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1cm,宽3.5-6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,微向内合拢,初时两面有绒毛,老叶无毛。伞形总状花序,有花7-10朵,直径4-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,花梗长1.5-3cm;花瓣卵形,长1.2-1.4cm,宽1-1.2cm,先端呈啮齿状,基部具短爪;雄蕊20;长约花瓣的一半;花柱5或4,离生,无毛。果实卵形或近球形,微扁,褐色。花期4月。果期8-9月。2.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: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;果实褐色。花期4月,果期8月。3.秋子梨 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:叶形大,长5-10cm,宽4-6cm,叶边刺芒长;花柱5;果实黄色,果梗长1-2cm。花期5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白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。2.沙梨:生于海拔100-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。3.秋子梨:生于海拔100-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。资源分布:1.白梨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河南等地。2.沙梨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3.秋子梨分布东北、华北及山东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形状
叶多皱缩,破碎,完整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5-10cm,宽3-6cm,先端锐尖,基部宽楔形,或近圆形,叶缘锯齿成刺芒状,叶柄长2.5-7cm。表面灰褐色,两面被绒毛或光滑无毛。质脆易碎。气微,味淡、微涩。
化学成分
白梨叶含蛋白质,过氧化物酶,多酚氧化酶。沙梨含绿原素(chlorgenic acid),熊果酚甙(arbutin)和鞣质。
性味
苦、涩、辛凉
归经
肺;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舒肝和胃,利水解毒。主霍乱吐泻腹痛,水肿,小便不利,小儿疝气,菌菇中毒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鲜用捣汁服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捣汁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梨叶
拼音注音
Lí Yè
出处
《唐本草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或秋子梨等的叶。
化学成分
沙梨叶含熊果酚甙和鞣质。叶在成叶期含氮、磷、钾最高,以后则逐渐减少,钙、镁含量则与此情况相反。
功能主治
治食菌中毒,小儿疝气。
①《唐本草》:"主霍乱吐利不止,煮汁服之。"
②《日用本草》:"捣汁服,解中菌毒。"
③《滇南本草》:"敷疮。"
④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捣汁服,治小儿疝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捣汁。外用:捣汁涂。
复方
①治霍乱心痛,利,无汗:取梨叶、枝一大握,水一升,煎取一升服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②疗蠼螋尿疮,黄水出:捣梨叶汁敷之,干即易。(《钱氏箧中方》)
③治病中水毒:梨叶一把,熟捣,以酒一杯,和绞服之,不过三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④治食梨过伤:梨叶煎汁解之。(《纲目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莲房
- 栾樨
- 亮叶桦根
- 弹裂碎米荠
- 海茜
- 落花生油
- 红毛五加皮
- 芦根
- 蓝桉
- 地涩涩
- 海牛
- 绿豆衣
- 狗肉
- 秋海棠
- 裂叶堇菜
- 鹤骨
- 六月青
- 风藤草根
- 楸叶
- 芦子兰
- 丽春花
- 芦茎
- 绿珊瑚
- 华南胡椒
- 狼肉
- 榈木
- 地棠花
- 百解藤
- 芦竹根
- 变叶胡椒
- 山五味子根
- 了哥王子
- 车前草
- 埋博树
- 窿缘桉叶
- 六月瓜
- 老白花树皮
- 九子不离母
- 马刀
- 葎草
- 藜芦
- 挖耳草根
- 鸊鷉
- 豇豆叶
- 狼把草
- 滇南美登木
- 细叶大戟
- 丝点地梅
- 狼膏
- 中华蹄盖蕨
- 穿山龙
- 竻苋菜
- 苏木蓝
- 芦竹沥
- 罗勒子
- 落葵子
- 篱栏网
- 亮光菜
- 两色瓦韦
- 丽春花果实
- 大叶金锦香
- 莲座叶通泉草
- 荔枝核
- 落地小金钱
- 路旁菊
- 厚叶旋蒴苣苔
- 番石榴叶
- 黄羊角
- 梨果榕
- 砂仁壳
- 粟米
- 碱黄鹌菜
- 细齿叶柃
- 红豆
- 萝藦子
- 丽江山慈菇
- 三白草根
- 落霜红根
- 老枪谷叶
- 倒赤伞
- 马陆
- 代赭石
- 高粱泡
- 排草香
- 蓝锭果
- 乱草
- 白花藤
- 小九头狮子草
- 蓝天草
- 圆叶乌头
- 榛蘑
- 喜鹊肉
- 詹糖香
- 莎草蕨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山杨树皮
- 岭南杜鹃
- 马肝
- 山葛薯
- 美丽鳞毛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