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穿鱼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柳穿鱼
拼音注音
Liǔ Chuān Yú
来源
玄参科柳穿鱼属植物柳穿鱼Linaria vulgaris Mill.,以地上全草入药。秋季开花时采集,晒干。
性味
咸、苦,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尿。用于黄疸,小便不利;外用治痔疮。
用法用量
2~3钱;外用适量煎水熏洗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柳穿鱼
拼音注音
Liǔ Chuān Yú
出处
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来源
为玄参科植物柳穿鱼的全草。夏季花盛开时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70厘米。主根细长,黄白色,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。叶多互生,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,先端尖,全缘,无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较密;苞片披针形;花萼长3毫米,5裂,披针形:花冠2唇形,花筒长,基部有距,长20~30毫米,喉部闭合,淡黄色,在下唇的凸起处有橙黄色斑点;雄蕊4,2枚较长;雌蕊子房上位,2室。蒴果近球形,长9~10毫米。花期6~9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固定或半固定沙丘、沙质地、草原、干山坡、山沟路旁等处。分布东北、内蒙古等地。
化学成分
地上部分含生物碱鸭嘴花碱。花含黄酮类蒙花甙、柳穿鱼甙和新蒙花甙。
药理作用
10%浸剂注射于小鼠皮下或腹腔(2.5~6克/公斤)能抑制其活动,并延长圜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;对麻醉兔、猫、犬,能显着降低血压,兴奋呼吸,使心跳变慢,在心电图上延长PQ间隙并改变甲波波型;对离体蛙心,1:600~1:2000能增强收缩幅度,减慢频率;对离体兔耳,有收缩血管的作用;对离体兔、猫小肠则可降低张力。有人曾报告其利胆作用。
性味
甘微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治头痛,头晕,黄疸,痔疮便秘,皮肤病,汤火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流行性感冒:柳穿鱼、草乌各一两,麦冬、多叶棘豆各五钱,缬草、黑芸香各三钱,牛黄三分。共研细面,每日三次,每次五分至一钱,开水冲服。
②治汤火伤:柳穿鱼三钱,地榆炭五钱,大黄四钱,冰片一钱。共研极细末,油调外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柳穿鱼
拼音注音
Liǔ Chuān Yú
英文名
Herb of Butter-and-eggs, Herb of Yellow Toadflax
出处
出自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柳穿鱼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aria vulgaris Mill..subsp.sinensis (Bebeaux )Hong [L.uulgaris Mill var .sinensis Bebeaux]采收和储藏:夏季花盛开时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-80cm。茎直立,无毛,常在上部分枝。叶多互生,下部少轮生;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2-6cm,宽2-4(-10)mm,全缘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果期伸长而果疏离,顶生,各部被腺毛,少无毛;花梗长2-8mm;苞片条形及狭披针形,超过花梗;花萼5深裂,裂片披针形,长约4mm,外面无毛,内面被腺毛;花冠黄色,除距外长1.5-1.8cm,距长1-1.5cm,下唇在喉部向上隆起,檐部呈假面状,喉部密被毛;雄蕊4,两两靠近。蒴果卵圆形,长8-10mm,先端6瓣裂。种子盘状,边缘有宽翅,成熟时中央常瘤状凸起。花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沙地、山坡草地及路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地区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乙酰柳穿鱼甙(acetyl pectolinarin)[1],γ-羟基谷氨酸(γ-hydroxyglutamic acid)[2];地上部分含鸭嘴花碱(peganine)[3]。[br]叶含龙头花甙(antirrinoside)[4]。[br]花含蒙花甙(linarin),柳穿鱼甙(pectollinarin)[5],新蒙花甙(neolinarin)[6]。
药理作用
10%浸剂注射于小鼠皮下或腹腔(2.5-6g/kg)能抑制其活动,并延长圜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;对麻醉兔、猫、犬,能显着降低血压,兴奋呼吸,使心跳变慢,在心电图上延长 PQ间隙并改变T波波型;对离体蛙心,1:600一1:2000能增强收缩幅度,减慢频率;对离体兔耳,有收缩血管的作用;对离体兔、猫小肠则可降低张力。有人曾报告其利胆作用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感冒;头痛头晕;黄疸;痔疮便秘;皮肤病;汤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衍;或煎水熏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岭南花椒根
- 兰花石参
- 桉叶
- 狼尾草
- 亮叶茉莉
- 老婆子针线
- 苦豆子
- 苎花
- 疬子草
- 尖叶铁扫帚
- 茳芒
- 酱
- 毒蛆草
- 大花列当
- 枣槟榔
- 大花卫矛果
- 对叶榕
- 蛞蝓
- 丽春花
- 六月合
- 绿豆升麻
- 鸡桑根
- 绿青
- 六轴子
- 篑草
- 苦芦骨
- 狼肉
- 大千生
- 阔叶垂头菊
- 篱栏子
- 亮叶冬青根
- 苦楝叶
- 六月瓜
- 咳嗽草
- 树火麻
- 铁草鞋
- 水飞蓟
- 牛耳草
- 苦苣根
- 老牛揣
- 狼尾巴花
- 地打果树皮
- 蜢臂兰
- 蓝猪耳
- 盐蛇
- 草果药
- 绿百合
- 扁蒲扇
- 流苏子根
- 阔叶麦冬
- 狼膏
- 斑楮头红
- 罗浮柿根
- 炉甘果
- 石楠
- 鬣羚角
- 罗伞草
- 六月寒
- 柳树寄生
- 了哥利
- 打箭菊
- 留师蜜
- 乱草
- 雪猪肉
- 篱笆竹
- 绿萼梅
- 丽子藤
- 红须须
- 青海鸢尾子
- 花蚁虫
- 黄背草苗
- 盐蒿
- 棱萼母草
- 罗平蓟
- 老白花
- 小红藤
- 腊梅
- 罗汉果叶
- 蒲黄滓
- 凤凰木
- 罗汉松
- 华南紫萁
- 狸尾草
- 獐骨
- 白车轴草
- 罗裙带
- 鸨油
- 拔毒草
- 卵叶鳞始蕨
- 石风车子叶
- 钻石风
- 三钻七
- 离根香
- 一枝黄花
- 耧斗菜
- 狗母鱼
- 雕爪
- 苦楝花
- 菊架豆
- 莳萝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