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熊花
《中华本草》:老熊花
拼音注音
Lǎo Xiónɡ Huā
别名
豹子眼睛花、芙蓉花、豹子眼睛果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华苘麻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butilon sinense Oliv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剥取根皮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华苘麻 灌木,高约3.5m。叶互生;叶柄长8-20cm,被丝状长毛;叶近圆卵形,长7-13cm,宽4-13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心形,上面被星状长硬毛,下面被星状细绒毛和长毛,边缘具粗锯齿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长3-5cm,宽5-8mm,密被细绒毛和长毛;萼片披针形,长1.5-2.5cm,宽5-8mm,密被星状细绒毛,基部合生;花大,钟状,黄色,内面基部紫红色,花瓣倒卵形,长3.5-5cm;雄蕊柱长2.5-3cm,无毛,先端具多数花丝;花柱分枝8-10,柱头头状。蒴果长2-3cm,直径1.5-2.2cm,分果爿8-10,顶端尖,被星状毛,内具7-9个种子。种子肾形,疏被短刚毛。花期1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2000m的山坡疏林或竹林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辛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续筋接骨。主肝炎;淋巴腺炎;乳腺炎;疮疖;脚癣;跌打损伤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浸酒涂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栗树皮
- 獭骨
- 龙眼
- 火把花
- 白苏叶
- 地黄连
- 南瓜根
- 红丝线
- 野芋叶
- 臭李子
- 小过路黄
- 紫花地丁
- 红毛草
- 水贯众
- 鸡油菌
- 鸡肉参
- 鸡肾参
- 罗伞树
- 垂花香薷
- 鲫鱼头
- 麂肉
- 活血连
- 千屈草
- 千金坠
- 金花茶花
- 郁金
- 水蕨
- 阿氏蒿
- 苦丁茶
- 罗望子
- 滇苦菜
- 全毛悬钩子
- 凹朴皮
- 海决明
- 白子菜
- 鸡头
- 壮筋草
- 鳞片水麻
- 水红袍
- 蝙蝠藤
- 藿香
- 路旁菊
- 鲛鱼翅
- 海龟胶
- 树葱
- 白松塔
- 朴树
- 蛤叶薯
- 湿鼠曲草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黄花地锦苗
- 木天蓼根
- 银柴胡
- 秀丽槭
- 野猪蹄
- 兔皮毛
- 小一把抓
- 仙掌子
- 黄梢蛇
- 浮小麦
- 天荞麦根
- 万年青根
- 大金牛草
- 云南油杉
- 鸡爪芹
- 沙地娃儿藤
- 牛奶柴
- 虱婆草
- 五叶藤
- 牿岭勾儿茶
- 醍醐
- 百脉根
- 美人蕉根
- 蓝叶藤
- 山枝仁
- 砗磲肉
- 山枇杷叶
- 接骨树皮
- 龙脑膏香
- 浆水
- 高粱泡根
- 酸枣根皮
- 路路通
- 白榔皮
- 凌霄花
- 白粉蝶
- 绵马贯众
- 鳖甲
- 白螺蛳壳
- 铰剪藤
- 吊灯花叶
- 鸡麻
- 大叶山桂
- 岩白菜
- 大血藤
- 同形鳞毛蕨
- 蓑草根
- 东风螺
- 桄榔面
- 齿叶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