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半夏
《*辞典》:母猪半夏
拼音注音
Mǔ Zhū Bàn Xià
别名
三步莲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岩芋、独叶半夏、红半夏、山半夏、小独脚莲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天南星科植物象鼻花的块茎。夏季采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块茎扁球形,有细长须根多条。第一年生1叶,心形,柄长约16厘米,肉质,呈紫色;第二年后均为3出复叶,叶片阔卵形,长8~11厘米,宽2~1厘米,先端细尖,基部心形,全缘,下端偶有不规则裂片,两面无毛,中脉下面突出。肉穗花序;佛焰苞呈阔而短的管,卷曲,先端长尖,有紫白色相间的带状花纹。浆果椭圆形,红色,组成象玉米棒样的密穗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缝中及沟边、田间阴湿草丛。分布西南地区。
性味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性热,味麻辣,有大毒。"
功能主治
治乳腺炎,颈淋巴结核,肿毒。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妇女产后久痢。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散瘀,解毒,止痛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泡酒搽。
注意
忌入口内服。
复方
①治乳腺炎,颈淋巴结核,无名肿毒:母猪半夏捣烂外敷。
②治毒蛇咬伤:母猪半夏单味或配雄黄外敷。
③外科手术麻醉剂:母猪半夏、闹羊花、雪上一支蒿、金铁锁、九子不离母、狗核桃各等分,泡酒外搽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防己花
- 棉花子
- 棉子油
- 鹿靥
- 木姜子根
- 母菊
- 驴乳
- 木姜子叶
- 梅花冰片
- 木兰花
- 梅叶
- 木姜子
- 木锥花
- 杧果树皮
- 木竹子
- 龙涎香
- 杧果核
- 龙船花根
- 鲈鲤
- 密褶红菇
- 木瓜根
- 慕荷
- 木苎麻
- 梦花根
- 南方红豆杉
- 柞树皮
- 檰芽
- 木棉
- 木半夏根
- 木槿皮
- 龙牙草根
- 木鳖子
- 驴断肠
- 密纹薄芝
- 木槿
- 木麻黄
- 梅
- 露兜竻花
- 木虾公
- 鳢鱼血
- 木锦鸡儿
- 木棉根
- 鹿藿根
- 鳢鱼肠
- 密枝问荆
- 棉花杜仲
- 木姜花
- 木豆叶
- 梅花刺果
- 棉花藤
- 母猪菜
- 墨七
- 木天蓼子
- 木香花
- 骡宝
- 木天蓼根
- 木棉皮
- 木竹子皮
- 杧果叶
- 木蓝
- 鳞衣草
- 木莲果
- 龙船乌泡
- 木香子
- 十三年花
- 胡荽子
- 桔梗
- 驴打滚儿草
- 墨汁鬼伞
- 木半夏果实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木豆
- 木大力王
- 木本胡枝子皮
- 木通七叶莲
- 木通
- 小叶地不容
- 鸬鹚(鸬鹚)
- 骆驼蓬
- 木槿叶
- 梅花参
- 桃枝
- 腊雪
- 荠苨
- 雷五加
- 鹿耳翎
- 蟛蜞菊
- 篱笆竹
- 鄂西粗筒苣苔
- 榔榆茎
- 羊蹄甲
- 荸荠
- 九节风
- 小三棵针
- 回回蒜
- 牛奶浆根
- 一匹草
- 红叶树子
- 蛾药
- 糯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