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勾儿茶
《中华本草》:毛勾儿茶
拼音注音
Máo Gōu ér Ch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、茎藤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chemia huana Rehd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茎藤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秋后采根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大叶勾儿茶 藤状灌木,高达10m。小枝光滑无毛,绿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1.4-2.5cm;叶纸质或薄纸质,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-12cm,宽3-6cm,上部叶较小,先端圆或稍钝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上面绿色,无毛,背面黄绿色,密被黄色短柔毛,干后栗色,侧脉5-7对,花两性,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序轴长达20cm,分枝长可达8cm,被短柔毛,花梗短,长1-2mm,无毛;花芽卵球形,顶端急缩成短尖;花瓣5;雄蕊5;子房2室,半藏于花托内。核果圆柱状椭圆形,长7-9mm,熟时紫红色或紫黑色,基部宿存盘状花盘;果梗长2mm。花期7-9月,果期至翌年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、灌丛和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。
性味
微涩;温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活血止痛;解毒。主风湿关节痛;胃痛;痛经;小儿疳积;跌打损伤;多发性疖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果算盘子
- 红筷子冠毛
- 荸荠
- 岩七
- 栗毛球
- 水锦树
- 紫叶秋海棠
- 膀胱七
- 瘤孢地菇
- 黑穗画眉草
- 边缘鳞盖蕨
- 薜瓣
- 厚朴果
- 铁脚威灵仙叶
- 广东万年青
- 黄花堇菜
- 红接骨草
- 樟树皮
- 雪猪肉
- 五凤朝阳草
- 岗梅叶
- 沙旋复花
- 倒卵叶五加
- 章鱼
- 鸱骨
- 猬脂
- 爬藤榕
- 漏斗瓶蕨
- 玉屑
- 万丈深
- 软枣子
- 粉团花根
- 竹荪
- 麻楝
- 老牛揣
- 使君子根
- 鸡树条果
- 总状绿绒蒿
- 峨屏草
- 大横纹
- 穬麦蘖
- 三消草
- 雨蛙
- 黑龙串筋
- 马蹄叶
- 鹄绒毛
- 薜荔根
- 麋茸
- 皮袋香
- 枣槟榔
- 鹿耳翎
- 雨久花
- 无花果
- 无粉报春
- 大金牛草
- 赤火绳
- 石蛇
- 牛奶浆根
- 水细辛
- 马瓞儿
- 雪药
- 齿叶泥花草
- 牛眼珠
- 兔打伞
- 鹅肠草
- 瓜子藤
- 马蹄金
- 三角风
- 鹗骨
- 小距紫堇
- 黑大豆叶
- 长叶紫珠
- 莓叶委陵菜
- 豆豉草
- 晚香玉
- 白苏子
- 雀榕叶
- 野鸡头
- 苦檀叶
- 黑芝麻
- 牛奶树子
- 牛筋
- 土田七
- 鸡麻
- 葡萄藤叶
- 猪蹄甲
- 接骨木花
- 麦麸草根
- 峨嵋耳蕨
- 光肺筋草
- 糠油
- 绒毛粉背蕨
- 气桐子
- 黑及草
- 鸭屎树
- 羌活
- 毛木树皮
- 眼子菜根
- 鸨肉
- 鹰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