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碎花根
《中华本草》:米碎花根
拼音注音
Mǐ Suì Huā Gēn
别名
梅养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米碎花EuryachinensisR.Br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rya chinensis R.B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米碎花 小灌木,高达1.5m。嫩枝有2棱,与顶芽均有短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3mm;叶片薄革质,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2-5.5cm,宽1-2cm,先端短尖,基部渐狭,边缘密生细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1-4朵腋生;花白色至黄绿色;萼片5,卵形,宿存,无毛;雄花苞片细小,花瓣倒卵形,长3-3.5mm,雄蕊约15,有或无退化子房;雌花花瓣卵形,长2-2.5mm,无雄蕊,子房无毛,花柱长1.5-2mm,先端3浅裂。浆果圆球形,直径约4mm,熟时黑色。花期4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荒山草地、村旁、河岸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敛疮。主疮疡肿毒;烧伤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粉麻油调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花槭
- 杧果
- 梨皮
- 毛赤车
- 毛轴碎米蕨
- 毛野丁香叶
- 六股筋
- 罗汉松叶
- 老枪谷
- 老枪谷子
- 莲须
- 土人参
- 岭南铁角蕨
- 美花风毛菊
- 棱子芹根
- 簕欓
- 牡荆叶
- 木槿根
- 绵三七
- 绵羊角
- 李根皮
- 梅花刺果
- 毛刺果藤
- 毛叶石楠根
- 漏斗菜
- 窿缘桉叶
- 猫胞衣
- 凉三七
- 老虎俐根皮
- 米仔兰
- 廊茵
- 芒气笋子
- 灵猫肉
- 毛蜂子
- 绿盐
- 猫儿黄金菊
- 猫肉
- 卤地菊
- 木香花
- 棉花藤
- 母猪菜
- 毛叶三条筋
- 毛杨梅根皮
- 牡蒿
- 兰香草
- 木蓝
- 磨盘草
- 杧果叶
- 美汉草
- 柳杉叶
- 毛冬青
- 篱栏子
- 六月瓜
- 猕猴桃藤中汁
- 木棉皮
- 木竹子皮
- 米面蓊叶
- 芒根
- 榈木
- 毛果小甘菊
- 毛枝卷柏
- 毛毡草
- 牡丹三七
- 绿绒蒿
- 绿萼水珠草
- 牡荆茎
- 猫爪草
- 木莲果
- 勒鱼
- 芒小米草
- 楼梯草根
- 狼肉
- 毛足铁线蕨
- 簕苋菜
- 绿花耧斗菜
- 绿青
- 木槿皮
- 冷杉果
- 米面蓊根
- 米麦麨
- 栗寄生
- 灵芝
- 篱笆竹
- 毛鬼头伞
- 丽子藤
- 凉薯
- 木蜡树叶
- 绵枣儿
- 毛蕊老鹳草
- 毛蕨根
- 乱草
- 六棱麻
- 兰花参
- 罗汉松根皮
- 木豆
- 李子
- 绵藤
- 芒花
- 留师蜜
- 了哥王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