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花
《中华本草》:芒花
拼音注音
Mánɡ Huā
别名
芭茅花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花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芒,宿根多年生草本,秆较高大,高1-2m。无毛或在花序以下疏生柔毛。叶鞘均长于节间,除鞘口有长柔毛外,余均无毛;叶舌钝圆,长1-2mm先端具纤毛;叶片线形,长20-50cm,宽6-10mm,无毛,或下面疏具柔毛并被白粉。圆锥花序扇形,长15-40cm,主轴无毛或被短毛,公延伸至中部以下;分枝较强壮而直立,长10-30cm,每节具1短柄和1长柄小穗;穗轴节间长4-8mm,无毛;小穗柄无毛,先端膨大,短柄1.5-2(-3)mm,长柄向外开展,长4-6mm;小穗披针形,长4.5-5mm,基盘具白色至黄褐色之丝状毛,其毛稍短或等长于小穗;第1颖先端渐尖,具2脊,背部全部无毛,具3脉,第2颖舟形,先端钝,较颖稍短;第2外稃较狭,较颖短1/3,在先端1/3处以上具2齿,齿间具1芒,芒长8-10mm,膝曲,芒柱稍扭曲,内稃微小,长约为外稃之半,先端不规则地齿裂。花、果期7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或河边湿地。资源分布:广布南北各地。
化学成分
花穗中含两种黄酮糖甙:洋李甙(prunin)和芒花甙(miscanthoside)等。
药理作用
芭芒花穗水提取物对小鼠IgE形成具有抑制作用,成分MSIS(一种不可透析成分,相对分子质量> 50000D)对IgE形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。MSIS腹腔注射或鼻腔内给药,对注射二硝基本基-卵清蛋白抗原引起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反应均有抑制作用。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活血通经。主月经不调;闭经;产后恶露不净;半身不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豆
- 李子
- 绵藤
- 留师蜜
- 了哥王根
- 牡蛎肉
- 猕猴桃藤
- 柃寄生
- 柳树寄生
- 毛叶巴豆树
- 毛扭藓
- 毛葡萄根皮
- 毛黐头婆
- 了哥利
- 兰屿肉豆蔻
- 木椒根
- 冷水丹叶
- 老枪谷叶
- 勒马回
- 木薯
- 木蹄
- 岭南杜鹃
- 梅核仁
- 柳叶蒿
- 美登木
- 母丁香
- 毛叶天胡荽
- 灵寿茨
- 丽江山慈菇
- 兰石草果
- 卵叶贝母兰
- 栗叶
- 毛八角枫
- 毛稔根
- 毛笋
- 毛蜂斗草
- 牡荆沥
- 罗伞草
- 罗布麻叶
- 罗星草
- 盲肠草
- 罗汉松
- 杧果钉
- 毛果珍珠茅
- 凉粉草
- 毛叶肾蕨
- 毛叶黄杞
- 毛茎马兰
- 毛血藤
- 络石藤
- 绵毛马兜铃
- 毛大丁草
- 漏斗瓶蕨
- 毛脉南蛇藤
- 丽江黄芩
- 绿结鸡骨
- 猫人参
- 罗汉果叶
- 卵叶蜘蛛抱蛋
- 柳叶见血飞
- 毛枝崖爬藤
- 毛水苏
- 毛荚决明
- 冷毒草
- 冷水丹
- 毛叶嘉榄
- 丽江青木香
- 牡丹皮
- 木耳
- 老白花
- 卵叶寄生
- 美丽鳞毛蕨
- 梅露
- 梨果仙人掌
- 棱萼母草
- 榄仁树子
- 毛柄短肠蕨
- 毛脉酸模
- 满山红
- 牡荆
- 牡荆根
- 木通七叶莲
- 柳叶剑蕨
- 毛瓣绿绒蒿
- 木通
- 毛叶白粉藤
- 两头尖
- 两面刺
- 帘子藤
- 毛五加皮
- 毛叶白粉藤根
- 两栖蓼
- 牡丹藤
- 玛瑙
- 卵叶橐吾
- 林荫千里光
- 柳兰叶风毛菊
- 牡鼠粪
- 冷饭果叶
- 木达地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