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油
《中华本草》:米油
拼音注音
Mǐ Yóu
别名
粥油
英文名
thick liquid floats on the surface of rice gruel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米油,力能实毛窍,最肥人。越医全丹若云,黑瘦者食之,百日即肥白,以其滋阴之功,胜于熟地也。每日能撇出一碗,淡服最佳。若近人以熟粥绞汁为米油,未免力薄矣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煮米粥时,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ice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补肾健脾;利水通淋。主脾虚赢瘦;肾亏不育;小便淋浊
用法用量
内服:30-50ml。
各家论述
1.《纲目拾遗》:滋阴长力,肥五脏百窍,利小便通淋。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补液填精,有裨羸老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米油
拼音注音
Mǐ Yóu
别名
粥油(《重庆堂随笔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煮米粥时,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。
性味
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,性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滋阴长力,肥五脏百窍,利小便通淋。"
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补液填精,有裨羸老。"
复方
治精清不孕:煮米粥滚锅中面上米沫浮面者,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,空心服下,其精自浓。(《紫林单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礞石
- 老虎俐
- 李树叶
- 美穗草
- 毛冬瓜根
- 兰花叶
- 木棉花
- 兰花根
- 木槿花
- 木竹子油
- 木防己花
- 母猪半夏
- 梨树根
- 楝花
- 理石
- 玫瑰花
- 棉花子
- 狼喉靥
- 猫爪子
- 满天星
- 岭南花椒根
- 美商陆子
- 柳穿鱼
- 毛叶楼梯草
- 毛排钱草
- 狸肉
- 毛节兔唇花
- 狼尾草
- 痢止草
- 亮叶桦叶
- 猫油
- 梅叶
- 梅花冰片
- 母菊
- 芒萁
- 芒萁骨根
- 榄仁树皮
- 毛蒌
- 满天飞
- 兰花石参
- 猫眼睛
- 老头草
- 木锥花
- 杧果树皮
- 柳根
- 栗
- 芒消
- 栗花
- 毛杨梅皮
- 没食子
- 亮叶桦根
- 猕猴梨叶
- 兰竹参
- 杧果核
- 美商陆叶
- 脉果漆
- 毛勾儿茶
- 澜江百合
- 毛桤
- 牧马豆
- 木竹子
- 老虎刺
- 米伞花
- 芒果核
- 毛罗勒
- 穞豆
- 毛轴莎草
- 两色乌头
- 绿豆花
- 猕猴骨
- 木槿子
- 木瓜根
- 毛药
- 丽春花
- 六月合
- 米碎花根
- 杧果
- 美人蕉根
- 灵香草
- 毛花槭
- 疬子草
- 毛诃子
- 毛赤车
- 毛轴碎米蕨
- 六月青
- 六股筋
- 榠樝
- 狼紫草
- 毛野丁香叶
- 满山红油
- 绿豆衣
- 罗汉松叶
- 猫皮毛
- 木瓜核
- 猫脚印
- 老枪谷子
- 米团花
- 芒
- 梨叶
- 毛叶柿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