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眼睛
《中华本草》:猫眼睛
拼音注音
Māo Yǎn Jinɡ
英文名
Herb of broadleaf Monkeyflower,Broadleaf Monkeyflower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沟酸浆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mulus tenellus Bange var.platyphllus (Franch.) Tsoong [M. nepalensis Benth. Var. platyphyllus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-40cm。茎匍散状,柔弱,无毛,多分枝,四方形,角处具窄翅。叶对生;具短柄;叶片卵形、卵状三角形,长3-4cm,宽1-1.8cm,先端急尖,基部宽楔形,全缘,叶脉为掌状,质地较厚,中部以上具粗锯齿。花单生以上具粗锯齿。花单生叶腋,花梗与叶柄近等长;花萼宽钟形,萼口稍斜,萼齿后方的1枚有时较大;花冠较大,长可达3cm,漏斗,黄色,喉部有红色斑点,唇短,端圆形,沿喉部密被髯毛;雄蕊同花柱无毛,内藏。蒴果椭圆形,稍短于萼。种子卵圆形,具乳短于萼。种子卵圆形,具乳头状突起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900-2200m的林下、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味涩;性平
功能主治
收敛止泻;止带。主日光灯热疼疾;脾虚泄泻;白带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猫眼睛
拼音注音
Māo Yǎn Jinɡ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沟酸浆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直立,单生,具4棱。叶对生,柄极短或近于无柄;叶片广卵形至狭卵形,长3~6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短锐尖,下部叶有时钝头,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,边缘上部有粗锯齿,基部全缘。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;花柄细长,长约3厘米,粗不及1毫米;花萼钟状,长1~1.5厘米,径5毫米,裂片5,长短不一,后方1枚稍大;花冠淡黄色,径约1.7厘米,2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,有黄褐色斑,并有两条突起的脉;雄蕊4。蒴果。花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在中山区的半阴处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性平,味涩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收敛,止泻。治湿热痢疾、脾虚泄泻及妇女白带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4~8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蓝胡麻草
- 泽泻
- 小鸦葱
- 野芝麻花
- 黑面叶
- 小青
- 马鬃参
- 鹅脚板
- 黄杨叶
- 小毛蓼
- 满天星
- 苹果
- 苔垢菜
- 木香子
- 山苏木
- 野棉花
- 深山不出头
- 莲房
- 松叶防风花
- 刀豆
- 向天蜈蚣
- 苦葵鸦葱
- 一把篾
- 刺楸
- 水黄杨木
- 仙环小皮伞
- 小接骨丹
- 姜叶三七
- 远志木蓝
- 万寿菊花
- 翻背白草
- 绛梨木根
- 野花椒根
- 小米口袋
- 毛贯众
- 刺萼悬钩子
- 披散糖芥
- 蔓胡颓子叶
- 秤钩风
- 獐耳细辛
- 斩龙剑
- 狗爪樟
- 蚂蚁上树
- 响铃豆
- 福建排草
- 穿石藤
- 盲肠草
- 西藏酸模
- 蜈蚣草根
- 细轴荛花
- 蟾酥
- 羊洪膻
- 细叶防风
- 灵香蒿
- 臭藿香
- 串铃草
- 回阳生
- 网脉橐吾
- 灵香草
- 顶果膜蕨
- 绵羊角
- 美脉藁本
- 老鼠脚迹
- 大九节铃
- 白胶香
- 球兰
- 毛脉酸模
- 倒生莲
- 瓮菜癀
- 滇竹根七
- 江南桤木
- 丁香根
- 小铜锤
- 黄水枝
- 黄花苜蓿
- 毛冬瓜叶
- 毛鬼头伞
- 野胡萝卜根
- 白杜鹃花
- 尾叶山柑
- 豆腐泔水
- 川木香
- 滇瑞香
- 纤冠藤
- 茅膏菜根
- 青兔耳风
- 荠薴
- 兴木蒂那布
- 假酸浆
- 黄秦艽
- 文殊兰果
- 碗花草根
- 金丝杜仲
- 毛杨梅皮
- 藏羚角
- 红黑二丸
- 青风藤
- 毛千屈菜
- 金盏菊根
- 囊距翠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