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叶
《中华本草》:梅叶
拼音注音
Méi Yè
英文名
leaf of Japanese Apricot, leaf of Mumeplant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meniaca mume Sieb. [Prunus mume Sieb.et Zucc.]采收和储藏:夏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梅 落叶小乔木,高可达10m。树皮淡灰色,小枝细长,先端刺状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.5cm,被短柔毛;托叶早落;叶片椭圆状宽卵形,春季先叶开花,有香气,1-3朵簇生于二年生侧枝叶腋。花梗短;花萼通常红褐色,但有些品种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;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,直径约1.5cm,宽倒卵形;雄蕊多数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2-3cm,黄色或绿白色,被柔毛;核椭圆形,先端有小突尖,腹面和背棱上的沟槽,表面具蜂窝状孔穴。花期春季,果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各地多已栽培,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。
性味
酸;平;无毒
归经
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涩肠止痢。主痢疾;崩漏;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蒸热熏。
复方
治月水不止: 梅叶(焙)、棕榈皮灰各等分。为末。每服二钱,酒调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)
各家论述
《日华子本草》:煎浓汤,治休息痢并霍乱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梅叶
拼音注音
Méi Yè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酸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《日华子本草》:"煎浓汤,治休息痢并霍乱。"
复方
治月水不止:梅叶(焙)、棕榈皮灰各等分。为末。每服二钱,酒调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赖草
- 马蓼
- 海藻
- 蚕豆壳
- 洋葱
- 海鹞鱼胆
- 野丁香根
- 石枫药
- 化香树
- 奶汁树
- 锯齿王根
- 昆明鸡脚黄连
- 露蜂房
- 中华胡枝子
- 老鹤草
- 黄果茄
- 翠雀花
- 瓢瓜
- 奶浆果
- 赶黄草
- 地贵草根
- 丝瓜子
- 鳖甲
- 山樱桃
- 银箔
- 黄花远志
- 白豆蔻壳
- 黄花香茶菜
- 峨参
- 翅果唐松草
- 五爪金龙花
- 龙头节肢蕨
- 双花鞘花
- 多裂委陵菜
- 长叶山芝麻
- 白毛委陵菜
- 毛发唐松草
- 棱枝槲寄生
- 小过江龙
- 白花坚荚树
- 百味叶
- 土千年健叶
- 金荞麦茎叶
- 银毛委陵菜
- 空心莲子草
- 玉溪天仙藤
- 广东土牛膝
- 陈冬菜卤汁
- 多头风轮菜
- 猫毛草
- 对虾
- 龙江风毛菊
- 白花穿心莲
- 沼生水马齿
- 细锥香茶菜
- 香叶天竹葵
- 尖叶唐松草
- 白花铁线莲
- 软水黄连
- 长毛香科科
- 圆节山蚂蝗
- 毒箭羊角拗
- 黑色鳞毛蕨根
- 高山黄华根
- 小青藤香
- 瘿花香茶菜
- 香港四照花
- 天山雪莲花
- 沼生柳叶菜
- 甘青铁线莲
- 猫须草
- 毛花洋地黄
- 亮叶冬青根
- 掌裂蟹甲草
- 柱果铁线莲
- 地菍根
- 黑腺珍珠菜
- 黄断肠草
- 广西九里香
- 青棉花藤叶
- 同形鳞毛蕨
- 广东土南星
- 高山唐松草
- 长筒马先蒿
- 齿缘钻地风
- 黄花夹竹桃
- 睡菜根
- 龙船花茎叶
- 乌榄核
- 神黄豆
- 丢了棒
- 角蒿
- 柽乳
- 细葛缕子
- 虎尾草
- 山李子
- 含羞草
- 止泻木
- 止咳草
- 猕猴梨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