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野丁香叶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毛野丁香叶
拼音注音
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
别名
石楠叶[云南昆明]
来源
茜草科毛野丁香叶Leptodermis pilosa (Franch.)Diels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。主治头痛,风湿关节疼痛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毛野丁香叶
拼音注音
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
别名
石楠叶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茜草科植物毛野丁香的叶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约30厘米,揉之有臭气。茎直立,有棱,并被有浅棕色粗毛,上部略方,下部叶脱落后留有大形托叶。单叶对生,菱状卵形,长21~27毫米,宽8~10毫米,先端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仅中脉明显,两面均被浅棕色毛茸;叶柄较短,长约3毫米;基托叶2枚,长约4毫米,先端钻形.花束集生枝顶,每束有花3朵簇生,基部有披针形苞片,先端钻形;花浅红紫色,密被租毛,花冠管细长,狭漏斗状,先端5浅裂,基部有膜质苞片。蒴果狭长,倒卵形,长约10毫米,浅棕色,被有白色粗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路边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。治头痛,风湿性关节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复方
治头痛:石楠叶、水朝阳,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毛野丁香叶
拼音注音
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
别名
石楠叶、野丁香、苦丁香、丁香叶
英文名
Leaf of Pilose Leptodermis
出处
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毛野丁香的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todermis pilosa (Franch.) Diels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todermis pilosa (Franch.) Diels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毛野丁香,小灌木,高约30cm,揉之有臭气。茎直立,有棱,并被有浅棕色粗毛,上部略方,下部叶脱落后留有大形托叶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3mm;托叶2枚,长约4mm,先端钻形;叶片菱状卵形,长21-27mm,宽8-10mm,先端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均被浅棕色毛。花常3朵成束簇生于枝顶;基部有披针形苞片;花浅红紫色,密被粗毛;花冠简细长,狭漏斗状,先端5浅裂,基部有膜质苞片。蒴果狭长,倒卵形,长约10mm,浅棕色,被白色粗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路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皱缩,菱状卵形,长21-27mm,宽8-10mm,先端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均被浅棕色毛茸。叶柄校短,长约3mm。气微,味苦。
性味
苦;平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止痛。主头痛;风湿性关节痛;腰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花苗
- 莺
- 美丽鳞毛蕨
- 三分三
- 白花猪母菜
- 榆叶
- 山尖菜
- 胡桃树皮
- 红花山牵牛
- 沙茴香
- 樱桃水
- 虎骨
- 痢止蒿
- 紫革耳
- 水栀
- 七星剑
- 水蜈蚣
- 西施舌
- 苦天茄
- 焦槟榔
- 羊七莲
- 葱叶
- 师实
- 蜇虫
- 满天星
- 虎咬癀
- 黑石珠
- 大桫椤
- 戴星草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乌尼参
- 樱桃叶
- 菊架豆
- 南瓜叶
- 白苏子油
- 水团花
- 林背子
- 桂木
- 香面叶
- 小牛肝菌
- 苦石莲
- 红花雪莲花
- 倒挂草
- 紫背草根
- 白婆婆纳
- 黄瑞木
- 羊不食
- 野荔枝果
- 仙人球
- 红三七
- 广石豆兰
- 小叶黑面叶
- 橘络
- 丽江青木香
- 白栎
- 镰叶瘤足蕨
- 白叶瓜馥木
- 扇叶人字果
- 八角莲
- 山马鞭草
- 太白韭
- 水莲沙
- 鱼翅
- 绿段草
- 西南金刚藤
- 山豆根
- 草灵脂
- 狗骨柴
- 罗望子叶黄檀
- 大果巴戟
- 吕宋果
- 五香藤
- 大头茶果
- 蝶毛菌
- 牡荆根
- 广西九里香
- 冬瓜子
- 刺楸树根
- 银柴胡
- 拦路虎
- 竹节香附
- 干苔
- 滨海前胡
- 狨
- 白牛尾七
- 华南胡椒
- 蝮蛇
- 石楠
- 牡蛎肉
- 多花筋骨草
- 韭叶芸香草
- 小筋骨藤
- 莱菔子
- 柳叶
- 定心散
- 桦树液
- 白云花根
- 八月炸
- 肾子藤
- 紫背天葵草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