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瓜根
《中华本草》:木瓜根
拼音注音
Mù Guā Gēn
英文名
Root of Common Floweringquince
出处
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皱皮木瓜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aenomeles speciosa(Sweet)Nakai[C.lagenaria (Loisel.) Koidz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
原形态
皱皮木瓜 落叶灌木,高约2m。枝条直立开展,有刺,小枝圆柱形,微屈曲,无毛,紫褐色或黑褐色,有疏生浅褐色皮孔。叶片卵形至椭圆形,稀长椭圆形,长3-9cm,宽1.5-5cm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边缘有尖锐锯齿,齿尖开展,无毛或下面沿叶脉有短柔毛;叶柄长约1cm;托叶大形,草质,肾形或半圆形,边缘有尖锐重锯齿,无毛。花先叶开放,3-5朵簇生于二年生老枝上;花梗短粗,长约3mm或近于无柄;花直径3-5cm;萼筒钟状,外面无毛;萼片直立,先端圆钝,全缘或有波状齿;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,基部延伸成短爪长10-15mm,宽8-13mm,猩红色,稀淡红色或白色;雄蕊45-50,长约花瓣之半;花柱5,基部合生,无毛或稍有毛,柱头头状,有不明显分裂,约与雄蕊等长。果实球形或卵球形,直径4-6cm,黄色或带黄绿色,有稀疏不明显斑点,味芳香;萼片脱落,果梗短或近于无梗。花期3-5月。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栽培或野生。资源分布:分布华东、华中及西南各地。
性味
酸涩;温;无毒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祛湿舒筋。主霍乱,脚气,风湿痹痛,肢体麻木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;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1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脚气。2.《本草图经》:根、叶煮汤淋足胫,可以已蹷。3.《分类草药性》:风湿麻木,泡酒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木瓜根
拼音注音
Mù Guā Gēn
出处
《日华子本草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根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酸涩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脚气。"
②《本草图经》:"根、叶煮汤淋足胫,可以已蹶。"
③《分类草药性》:"风湿麻木,泡酒服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荸荠
- 马缨杜鹃
- 藤子甘草
- 松节油
- 五爪龙
- 蝇子草
- 薯良
- 胡萝卜
- 柳枝
- 马蹬草
- 黄花参
- 小狼毒
- 芸香
- 天雄
- 土圞儿
- 蘑菇
- 墨七
- 鼠标蛇
- 田唇乌蝇翼
- 西藏酸模
- 竹节七
- 老虎须
- 水皂角
- 对叶榕
- 马铃薯
- 黄梢蛇
- 大乌泡
- 蜻蜓兰
- 水香柴
- 苏铁蕨
- 紫菜
- 紫金沙
- 大发汗
- 蔓斑鸠菊
- 臭油果
- 火秧竻
- 黄筒花
- 南枳椇
- 华萝藦
- 蛤仔壳
- 茴香根
- 黄龙须
- 棕榈花
- 花姬蛙
- 洋葱
- 赤雹
- 水玉簪
- 公鸡头叶
- 石韦
- 油炸木
- 金槐
- 鹿靥
- 狗仔花
- 小毛蓼
- 圆叶乌桕
- 狼喉靥
- 蛇接骨
- 海蟹壳
- 麻妹条叶
- 枸橘核
- 青海防风
- 旱田草
- 白桦皮
- 石蔓藤
- 蛇退
- 狗尾草子
- 松蕈
- 射尿(虫另)
- 对节叶
- 牦牛角
- 刺蓼
- 升登
- 苦苣苔
- 鸭儿芹果
- 亮叶冬青根
- 白背小报春
- 圆叶茅膏菜
- 水虾子草
- 山萩
- 大三叶升麻
- 窝儿七
- 棕榈叶
- 丁香枝
- 莱菔叶
- 大花剪秋罗
- 豆梨
- 白郎花
- 荞麦七
- 粟糠
- 粤万年青
- 君迁子
- 建兰花
- 血人参
- 木奶果
- 姜石
- 软蒺藜
- 黄花香
- 青蒿
- 五蕊寄生
- 秦艽